|
|
|
|
2019-06-12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险资入市可多向巴菲特“取经” |
|
作者:
■李靖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0 |
|
|
|
|
|
|
6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银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事宜,总体方向是在审慎监管的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投资自主权,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优势,提高证券投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这已经不是监管机构今年第一次表态支持险资进入证券市场了。3月11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就表示过“监管部门总体上欢迎险资作为长期资本进入股市,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现在银保监会准备进一步放宽保险公司的投资自主权,放宽其证券投资的考核指标,可见希望险资入市的需求更为直接和迫切。 险资在证券市场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已经为成熟的证券市场所证明。特别是经过巴菲特诠释之后,险资几乎成为价值投资的拱顶石了,险资本身也打上了低杠杆、长期持有、稳定投资等标签。在中国证券市场,自称是巴菲特的效法者并不在少数,但险资的表现却并不如预期。大部分的险资更热衷于高杠杆、短期持有,热衷于高频交易。所以,去年在“防风险”要求下对金融市场进行的强监管过程中,证券市场的险资投资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也是重要的治理对象。 不管是股神还是监管机构,如此重视险资在证券市场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字——成本。正如巴菲特在1980年那封著名的给股东的信所阐述的那样,“保险公司先收后付,使我们持有大量的浮存金,浮存金理论上最终要支付给投保人,但是这期间可以用来投资。”银行业之外,保险业是唯一一个可以合法聚集大规模资金池的行业,同时,又因为保险赔付带有射幸性,所以资金池在一定的时间周期里是可以自主投资的。因为险资资金池较大,同时资金周期较为稳定,所以,可以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成为所谓的价值投资的代表。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为了确保金融稳定,需要限制银行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在这样的金融条件下,要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险资的作用显然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虽然险资有自己的资金池,而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周期,但险资并非没有持有成本。这是巴菲特给投资人的信中强调的第二点,他反复强调持有资金的成本要低。“如果保费收入高于承保成本,那么,投资收益之外,还将获得承保利润,等于是免费,甚至是人家付费,让我们运用这笔浮存金。”这是巴菲特能够长期调动大笔资金的基本原因。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巴菲特从来不做寿险,虽然寿险资金更为庞大,但寿险业务本质而言就是长期保单业务,除了长寿风险以外,本身也是一个利率高度敏感行业。表面看寿险是长期资金,其实必然面对长期赔付和利率波动的影响,其资金持有成本非常高,并不能满足投资资金池的需要。所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完全聚焦财险业务,并且热衷于再保险业务。 财险业务的时间周期基本为一年,其赔付比和费用成本非常清楚,就算是偶发意外导致风险变化,也是在可控范围内。更重要的在于,这种短期财险业务对利率不敏感,其资金池成本才能真正做到可控。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浮存金从1970年的3900万美元增至2014年的839.21亿美元,巴菲特一度在市场上拥有堪比美联储的超级借款人地位,但所有这些都建立在成本控制、精打细算的基础之上。 虽然运用保险业的时间周期聚集资本,但巴菲特的目标在于减杠杆,这与过去几年里中国险资利用保险业加杠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路数,产生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银保监会希望进一步发挥险资的作用,推动险资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希望险资能扮演价值投资的压舱石作用。那么,需要做的并不只是放松险资的监管指标约束,更重要的是调整保险业的发展约束。过去几年,险资运用万能险加杠杆,然后再大规模投资证券市场,其实是现有市场约束条件下的一种投资路径选择。目前我国的财险市场集中度相当高,三大保险公司占据了六成多的市场份额,有形成垄断寡头市场格局的风险。因此,目前保险业本身的发展状态并不足以支撑险资的价值投资方式,仅仅放松监管指标并不能真正推动险资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