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6-05
2019-06-05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老字号德昌祥:

在历史坐标中丈量商业文明

作者: ■本报记者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4331
    
    2018年,我国医药行业政策出台密度空前,系列政策频频加码让医药企业应接不暇,“进退维谷,生死未卜”已然成为许多制药企业的真实写照。2018年1-10月中成药产量219.2万吨,同比减少5.1%。据预测,我国医药行业平均增长水平不到6%。在这样的行业背景及市场环境下,贵阳德昌祥药业依然逆风而上,取得了超过国内行业平均速度近4倍的增长,完成率达到公司5年来最高,底价增长额10年来最大的工作业绩。
    至今已有119年发展历程的德昌祥,是贵州最早的制药厂,也是贵州现存最早的工业制造企业。在经历了艰苦的创业历程与残酷的市场竞争后,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中医药技艺和传统商业文化的标尺和典范,在历史的坐标中丈量中国商业文明。
    一粒药丸一种信仰
    2019年5月21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八节气“小满”。位于西南一隅的贵阳德昌祥药业制药厂区内,在昨夜的雨歇之后略显静谧。上午10时许,生产车间内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厂区的院子里有三个才从生产车间走出来的身影。走近一招呼,这三人是厂长吴睿、总工程师王迅、生产部经理谯政文。
    吴睿说,他们刚巡视了生产车间,正准备去办公楼开例会。他对我们说,你们先四下逛逛、参观参观,我们开完例会再聊。
    错身而过后,下意识回头望了下这三个匆匆离去的身影,一种顿时了然的感觉也就涌上心头,德昌祥的质朴和从容,以及在这个时代中前行的步伐不也就如是这般吗?
    德昌祥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其拳头产品妇科再造丸为学贯中西的“黔中怪杰”贵州一代名医王聘贤先生所创,1938年面市至今已有70余年产销历史,从未中断。
    吴睿、王迅、谯政文都是大学毕业就来到了德昌祥。“一干就是15、20年,当年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孩子的爸爸,家中的顶梁柱。”吴睿待人亲善、常露笑靥,但话却不多,他似乎更愿意来访者们去亲眼看实在的东西。他甚至会有意无意地带着你来到厂区办公楼白墙下,然后指着上面印的一首企业之歌《德行天下》让你瞧上半天。
    “人有品/药有德/以德治业/友天下/以德制药/业昌祥……”这是德昌祥的员工人人都会唱的歌。吴睿说,因为对“以德制药,以德治业”的文化认同,许多人一毕业就到了德昌祥,一直干到了退休,有些甚至是子承父业的“二代员工”和“三代员工”。
    “‘德’文化的基因早已与企业血脉相连。”王迅从另一种语境这样解释。他说,在1900年德昌祥药号成立之初,“德”作为昌盛繁荣的前置条件,被融入到诚信经营、良心做药的系列实际行动中。因此就有了“关注质量,而非成本”,不仅选用优等原辅料,对工艺要求还极其严格,不偷工减料、不减缩配方、不浮躁、不追风,一心只做好药。
    王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昌祥龙凤至宝丹》传统制作技艺指定传承人,已从事中药传统剂型工艺研修20多年。“车间里放眼一望,你能看到数千盒装好的和待装的药品,但是你更应该从心中体会和认识到这是能够治好无数疾病的良药,而不仅仅是普通流水线上的商品。”王迅说,德昌祥的产品从未发生一起严重不良反应及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并且多次被上级职能部门评为“诚信企业”,“德昌祥”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十大国药老字号企业,这是社会对我们坚持“以德制药、以德治业;德在药中,药载德行”的最好回应。
    已在公司多个岗位历练过的谯政文进一步介绍说,无论于客户、员工,还是于社会,德昌祥始终把“德”放在首位。一方面,对客户牢守诚信,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并且时常换位思考,追求双赢并坚信“双赢的才是长久的”。另一方面,对员工充分尊重,并提倡快乐工作,努力营造开放性的工作环境。
    从一个局外人的眼中看来,不仅是他们拥有大量秘不外传,代代掌控和传承下来的正宗传统炮制技艺,还因德昌祥执著于将传统文化以及“德”的理念融入每一个员工的思想里,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彰显企业的独有个性和魅力。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当浮躁、贪婪、欺骗……太多的贬义词被视作当下商业文明的标签,人们对商业文明满是怀疑时,德昌祥始终坚持自身个性特色,用“守德”给出了答案,亦结出了硕果:连续10余年实现了高速增长,实现了从产值不足亿元到逾10亿元的高速运转。
C位亮相“名堂”德行天下
    周作人形容《幽梦影》:“既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这话放在德昌祥的现实状况来说也是恰切的。
    一块牌匾、一个烙印,满是质朴、诚恳和执着,德昌祥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
    翻阅德昌祥百年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凭借品质曾声誉全国的德昌祥,也曾在历史巨轮的碾压下不堪重负,终是能在不同时代把准脉搏找回原点,准确把握属于自己外化于形的方式,用当下的语言和形式传承商业文明。
    身处互联网+时代,当许多实体店面不叫座的情况下,2016年1月8日,一度与“同仁堂”并称为“四大名堂”的“德昌祥国医馆”在贵阳市文昌北路复馆,再次回到人们视线。
    “‘前店后厂’本是德昌祥最早成立的最初形态,今天当我们再以这种物化的形态回归百姓生活,回归本来面目。就是想通过这种可见、可触、可感的形式,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感受它、触摸它。让老字号、老中医、地道药材等医药服务老百姓。”德昌祥副总经理吕广斌告诉记者。
    “回归并非简单的一成不变。”如今已是八大医馆掌门人的吕广斌很有底气:国医药馆依托“德昌祥”品牌,立足贵州中医药资源、充分挖掘贵州及全国名老中医资源、名老中医经典方、秘方,充分发挥制药优势,让这些中医药“宝贝”通过医馆平台走近老百姓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护航。
    据了解,2017年4月9日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先生便把自己多年来在实践中提炼出的方子献于德昌祥,他表示,自己从儿时便在德昌祥中药铺抓药,几十年来,早已对德昌祥有了不可言说的感情。希望德昌祥能将这些中药方子发扬光大,造福于更多患者。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又是一个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平台。”吕广斌透露,如今已有一些经典药方通过平台转化为好的产品,加入了大健康产业队列之中。
    在德昌祥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陈宇航看来,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德昌祥的回归亦站在了新起点,通过这种物化的形态让人们感知中医药文化及民俗民间文化,充分体验“医”、“药”、“养”等健康养生项目,以提高民众的健康保健知识、见识和意识,这不仅是全力复兴中医药产业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更是对社会、对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义不容辞的担当与责任。
    于是,5月21日,德昌祥“小郞中”中医药文化传承班的招生信息一发出,30个人的名额迅速就报满。“这给了我们及大的鼓舞。”德昌祥大健康事业部运营总监张咏梅说,这说明大家更关注健康,更关注中医,更喜爱中医药文化了。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百姓的头等问题。吕广斌认为,中医药馆进入社区,名老中医走进百姓,发挥传统中医的“廉、便、验”,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下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吕广斌透露,目前公司已与海南幸福记达成合作共识,对方所在贵州的每一个养老场所,都将引入德昌祥国医馆,德昌祥,又将在老年人的养老和养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据了解,德昌祥国药馆在现有各区域门店资源的基础上,升级增加中医诊疗服务,把贵州乃至全国的名老中医邀请到药馆坐诊,让名老中医不扎堆在少数医院,深入到药馆,更贴近寻常百姓,真正让普通百姓出门就能看名医、楼下就可抓中药。
    当国医馆、国药馆成为“发声”的又一导体时,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其亦将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又一利器。
    激活品牌药载德行
    4月中旬,一则德昌祥下属子公司德昌祥种植公司成功收购并取得云南宾川瑞林克林业科技有限公司70%控股权,投资种植工业大麻的信息不胫而走,瞬间被业界和股民敏感的嗅觉所捕捉,被当作为把握机遇,争取主动权,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的代表之作,此次合作势必改写工业大麻落地应用版图。
    据了解,工业大麻除了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花、叶、种子、茎杆等均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在造纸、纺织、建材、工业用油、功能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用途广泛。目前,德昌祥已在制订在云南当地建设工业大麻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实施从育种到花、叶、籽、杆的全方位产业运用,形成全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链。
    如果说弘扬诚实守信的商业伦理,是德昌祥百年基业的“行稳”的坚实基石,那先进的商业理念、开拓的创新精神,则是德昌祥“致远”的活力引擎。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敢闯敢干的德昌祥药号就成立企业,将传统中医药通过机械制作加工,推出了系列成品的制剂、方剂和药丸,成为了贵州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加工企业。如今,德昌祥已成长为贵州省一家集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制药企业。
    近年来,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惜投入重金研发,德昌祥现有膏剂、丸剂、散剂等产品剂型,拥有多条GMP生产线,69个药品批准文号,7个独家产品。拥有妇科再造丸、杜仲壮骨丸、复方枇杷叶膏等名牌产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发挥好老字号自带流量与芳华的先天优势,德昌祥将品牌传播与管理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激活品牌。在管理上,一方面,德昌祥在贵州企业中率先取消了上下班打卡的考勤制度、还率先施行了女员工经期不适带薪休假等制度、并在海南购买海景别墅以供优秀员工及其家人度假等;另一方面,调整管理思路、优化组织结构,倡导全员创新、全员营销(即时间就是营销、服务就是营销、生产就是营销、质量就是营销);再者,还建立起充分的授权管理制度,各中心、各部门各履其职,以工作结果为导向,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在企业的发展中成功走上了一条德昌祥优质传承、高效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在营销上,德昌祥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平台,实施大产品战略、强化学术营销、整合国医药文化平台等,已逐步形成多元并进的全面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实行分线发展、精品、连锁直供战略,与连锁药店紧密合作,已打通工业、营销、用户之间的渠道,实现共赢发展;再者,精耕现有市场、聚焦核心产品、核心客户,以打造黄金单品、样板市场,并逐个进行复制……文化引领,一丸(妇科再造丸)先行,多品(膏、丸、散)齐驱,多事业部发力,全员营销,德昌祥正在铿锵有力地打出了拥有自身特色的营销组合拳。
    站在新起点上,德昌祥着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传统制药企业,使之成为中国传统中医药及大健康领域品质优良、品牌优秀、文化优越的专业化健康服务“三优”企业,成为黔药“出山”的重要通道。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