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6-05
2019-06-05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成都蛟龙港缔造者黄玉蛟:财富有限 创新无限

作者: ■苏显中本报记者陈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59
    
    四川省工商联副会长、成都市总商会副会长、蛟龙集团CEO、成都蛟龙港管理委员会主任黄玉蛟说:“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灵魂,‘财富有限,创新无限’,时代造就英雄,创新的蛟龙港正是积极顺应党和国家领导的改革开放时代发展趋势,努力打破了传统思想的禁锢,才取得了突破性的前进和跨越式的发展。”
    作为成都蛟龙港创始人,黄玉蛟及他缔造的“蛟龙模式”,开创了民营经济办工业园区的先河。未来,黄玉蛟计划运用创新思维和超前理念,在成都打造“一片海、两座岛、三中心”,为成都、全国乃至全球建设一座“幸福之城”。
创办全国首家民营工业园区
    为了让家人能过上衣足饭饱的生活,唯有勤奋拼搏才能实现振兴家族的美好愿景。1989年,黄玉蛟凭着之前做雪糕生意,省吃俭用攒了几万元,又借了一些钱,在重庆垫江开起一家民营肉联厂。经营几年后,他逐渐意识到经营肉联厂并非长久之计,在改革开放进程日益加快的新时代,还得加强自身学习先进的管理、营销技能,走出事业安乐区,争取多一些挑战和可能。
    1996年,黄玉蛟关闭了肉联厂,前往香港打工。正是在香港这段打工经历,对他今天的创业有着巨大的帮助和指引。
    1999年初,黄玉蛟来到四川再次创业、几经周折;2000年6月,到某开发区要5亩地办一个工厂被拒绝,本来是个不好的结果,却让他从中发现了无限商机:“何不专门为企业建厂,做一个企业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于是黄玉蛟成为了民营经济成功办园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先在青羊区试水先行,成功打造了全国首家民营工业园区——成都蛟龙港青羊园区。2004年,在双流政府的邀请和支持下,黄玉蛟又在双流打造了成都蛟龙港双流园区,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成都蛟龙港已连续5年荣登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具有产业支撑、特色业态、产城融合等多种城市功能配套,成为了业界标杆、行业先锋。
打造全国首家商业旅游综合体
    成都蛟龙港在发展如此迅猛的同时仍不忘居安思危,当意识到开发区最大的困扰、问题就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留不住人才时,黄玉蛟打造了完整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活水公园、学校、医院、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电影院等基础民生工程。如今,成都蛟龙港已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一个郊外的开发区内无中生有打造了一座城市综合体——海滨城。海滨城以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四川省科普基地”“成都市科普基地”“成都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海洋馆——浩海立方为核心,融合多种特色业态,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誉为“全国首家商业旅游综合体”。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黄玉蛟认为,成都蛟龙港发展至今,有着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恒心的蛟龙人,不断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过程中,黄玉蛟总结了一条铁律:“所有创新都不能违背市场规律。”黄玉蛟1999年从香港到四川二次创业,然后就在这里倾注了十多年心血,所有的创新也都围绕着蛟龙港这6平方公里展开,除了“想别人不敢想”的创新精神和对市场规律的精准拿捏、把控之外,还有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业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黄玉蛟一边讲一边憧憬着说:“未来成都蛟龙港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TOD模式建设蛟龙(空港)海滨城,打造一片海、两座岛、三中心(产业聚集中心、文化旅游中心、CBD中心)加城市功能配套区,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夯实基础,助推双流空港门户城市建设奋力打造‘航空经济之都’,做出积极贡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