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5-31
2019-05-3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新农商”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石

作者: ■江德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43

    近日,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正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未来5年内,双方将倾斜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10000名新农商人才,携手探索以农户为产业链核心利益主体的创新模式,有效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当下广大农村最缺的就是人才,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出,大量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走出乡村,在外面打工、创业,留守在村里的则以“993861部队”为主,造成乡村“空心化”、人才匮乏,拖累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就要先打好人才基础,通过产学合作模式,为乡村培养懂农业和电商知识的“新农商”人才,符合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人才需求,将为农产品上行、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石。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普遍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农业技术力量较差的状态,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运输等产业链环节,均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优质农产品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与市场距离较远等问题,经常出现农产品不受市场欢迎、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等结果,让农业生产充满风险,农民增收难度很大。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打破这个困局,就需要有既懂市场又懂农业的人才,把产业链梳理清楚,打通农产品与市场的隔阂,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消费者喜好,将优质农产品送到消费者餐桌上。而在以往,这种人才非常少,需要对市场有着极度的敏感力,又要对农业有着很深的了解,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摸爬滚打,才能培养出来。
    如今,网络技术打破了信息屏障,降低了市场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只要有一台上网电脑、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获得全世界的市场信息,从而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拉近与市场和消费者的距离。然而,网络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需要学习相关上网操作,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全面普及之际,网购成为最流行的消费模式,将农产品搬到电商平台上,掌握电商销售技巧方法,亦是新时代的“新农商”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了。
    市场瞬息万变,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电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具备市场化思维及持续学习能力,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跟上电商行业的发展潮流,方可应对市场变化。由此可见,电商平台与农业大学合作共同培养“新农商”人才,乃是采取产学优势互补,将市场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给农户插上致富腾飞的知识翅膀,为乡村培养懂电商、懂市场、懂农业的新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乡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时下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的关键期,广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增强,对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需求愈发旺盛,这给优质农产品带来了发展契机。“新农商”人才应抓住消费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结合电商平台提供的市场信息数据,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种植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优质农产品,并在平台的支持和帮助下,缩短供应链,高效低成本的送到消费者餐桌上,塑造优质品牌形象,获得更多品牌溢价,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市场多赢格局,让更多人受益于“新农商”模式,促进乡村振兴更快更好地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