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5-29
2019-05-29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论坛:多方聚力 多措并举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64
    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获得竞争优势,这既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企业家的尊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怎样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我们听听各方声音。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举措要落细落实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陕西荣民控股集团董事长史贵禄: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如《司法部保护民企20条》《最高检保障和促进非公经济健康持续发展“18条”》等等,让我们民营企业家吃下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定心丸”,希望下一步能落实好、落实细、落实到位。为此,我提几点建议:
其一,树立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一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多对民营企业进行正面宣传。不能因为少数民营企业的问题,就对民营企业全盘否定,一定要积极做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帮助广大民营企业尽早走出困境,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要加紧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近两年来,许多领导干部不敢深入企业,不敢主动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这是不对的。我认为,公检法、各级部门急需推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二,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规范司法行为。为了进一步提升和规范文明司法能力和水平,建议在全国法院、检察系统内开展一次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
    其三,走进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学法遵法守法。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法治意识,希望司法机关能深入企业、走进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家学法遵法守法,帮助民营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二是走进民营企业开展警示教育。迫切希望司法机关能多走进民营企业,用典型案例对企业高管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牢固树立法治观念,防止高管贪污。
    其四,建立服务平台,帮助民企做好法律维权。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往往无助无奈,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加强法律维权工作。
    其五,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希望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受到同等保护。就目前来看,民营企业受骗的、新官不理旧账的、高管贪污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保护力度远远不够。希望能进一步重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保证国有企业享受的,民营企业一样也能享受到。
    强化法治教育引导民企守法诚信
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岳德: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依法、遇到困难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但是在调研和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民营企业法治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市场主体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如有的企业出资人一味追求利润,不重视依法经营,忽视企业风险防范,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学习不了解。有的“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习惯用“潜规则”,甚至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最终害人害己。有的企业无视法律和道德底线,铤而走险、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破坏环境、不顾生产安全、侵犯劳动者权益等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粗放、监督机制缺失,在产权、融资、合同管理、劳动纠纷、重点岗位职务犯罪等方面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加强民营企业的法治建设,提高民营企业依法治理能力,是民营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是民营企业融入市场经济大潮,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举。实践表明,依法治企对企业是最安全、成本最低、最有效治理方式。
    基于这样的考虑,贵州省工商联始终把强化法治教育作为引导民营企业依法治企的切入口和关键点,作为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招”,作为实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经过近几年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首次建机制、谋合作、多载体是做好民营企业法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加强民营企业法治教育应该要从搭平台建机制、强化部门协作、丰富教育载体三个方面入手,才能形成较为立体和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才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民营企业牢固树立“守法才最安全,才是最大的自我保护;诚信才有信誉,才是最大的金字招牌”意识,引导民营企业在法治和诚信守法的前提下,实现健康发展。
    其次,抓“常”与抓“长”相结合,才能使民营企业法治教育取得实效。我们常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法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做实,既要做“常”(常态化),还要做“长”(长期化),让法治的精神扎根于每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心中,植根于每一个企业的发展中。下一步,贵州省工商联将不断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继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载体,深入开展“法律三进”活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守法诚信经营,练好内功,在合法合规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为推动我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注重发挥民企及商协会参与立法作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法学院教授叶静漪:改善营商环境,要注重发挥民营企业及商协会在参与立法协商、完善制度架构中的积极作用。
    立法是一个民主过程,需要集思广益,考虑方方面面的需求和想法,把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整合起来。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主体,有其自身的利益,理应获得表达和接纳的空间。多年来,我国实行开门立法,推进民主协商,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提升了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这些经验应当在新时代得到坚持和发扬。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发展、市场规制、社会建设等与民营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立法,应当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以及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让民营企业获得建言献策的机会。我们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将使得我国的立法更加具备利益的包容性,使得我国的法治环境更加适应经济和商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应有之意和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的营商环境必将进一步得到明显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发挥律师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大进:
    作为一个执业律师,我希望企业家在构建自己的法律基础与让自己能够合规经营的时候,不要忘了法律专业人士。
    在当今商事活动当中,70%的法律服务是输送给民营企业,我们的专业经验、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合法经营,消除了许多潜在风险因素,在企业家与法律专业人士接合过程当中,搭上很好的桥梁,构建很好的机制。
    作为专业律师,在参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如何服务民营企业?一是协助企业完成思想认知和意识提升的转型升级。近一两年司法机关对若干民营企业家曾经遭遇的冤案错案的再审和无罪宣判,是一堂让全社会和所有民营企业家对法律制度再认识的示范课,这些鲜明的个案告知全社会,法治环境的好与坏,可以导致企业和企业领导人的兴与衰。民营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是社会、是市场、是民众,在这个土壤中生存,要求每个民营企业家要懂得和学会用法律和规则做制度保障,而非金钱和人脉做靠山。
    二是助推民营企业完成风险防范模式的转型升级。目前一些引领市场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要求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其选择的战略发展市场开展区域营商环境评估,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项的合规评估,从根源上认知与防范风险因素,甚至已经有民营企业主动关注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委托律师事务所代表企业向立法机构提交反映企业诉求的法律、法规修改建议,寻求参与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
    营商环境建设已经从国家、政府、法治的层面走入了企业端,国家的法治建设工作已经开始转化为企业的法律自觉,成为了企业的重要需求。具有专业水准和实践经验的律师在企业中也已经从个案代理人的单一身份,转型为企业制度构建和发展的战略咨询师。
    总之,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和律师提供了超越以往双方需求和利益关系局限的可能,巨大的市场变化使得律师服务政府、社会、企业和公民的广度深度高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可以从自身资源之外,汲取基业长久的制度保障,并借助律师的专业协助,将营商环境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企业家的尊严。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孙永剑、鲍坤子、童芬芬据交流发言整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