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5-2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封锁华为其实是孤立美国自身 |
|
作者:
■石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60 |
|
|
|
|
|
|
美国毫无根据地封锁华为已经成为美国反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特朗普政府的做法看上去是在封锁华为并孤立中国,事实上,这是在消解美国的全球化遗产,削弱美国的全球优势。 集成电路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全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是19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结果。美国的半导体与操作系统、中国制造、遍布东亚各国的零部件供应商,最终以一种最高效的方式逐渐形成了当前全球合作的格局。 在这个产业格局中,处于上游的美国公司负责提供核心技术并赚取最高利润以维护研发能力,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企业则提供零部件,最终在中国大陆组装,赚取加工费以及就业。在中国进入这个产业链之前,手机、电脑等信息电子产品因为过高的价格而无法大众化,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帮助美国跨国公司拓展了全球市场。 现在,美国禁止美国企业为华为提供核心半导体与操作系统,用行政手段打乱了二十年来形成的国际分工体系,本质上是摧毁美国在行业食物链中的主导且垄断的地位。虽然在短期内会对中国企业形成冲击,但如果真要实现两国科技产业脱钩的话,美国的优势将大幅削弱,而这正好给了中国企业崛起的机会。 这里面包含三层意义。首先,当美国政府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垄断优势视为政治武器的话,那么,世界作出的唯一反应就是要尽快打破美国的垄断,以免受制于美国。美国公司必将遭受全球性挑战,而不仅仅是中国。 其次,美国与中国科技脱钩等于美国公司脱离中国市场,包括零部件以及电子消费品。美国公司产业链去中国化将增加成本,中国在尽快完善产业链后,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在全球市场与美国公司竞争。由于恰逢5G时代前夜,中美在新一代技术革命面前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这给中国企业巨大的市场优势与技术信心,中国巨大的应用市场为技术进化提供机会,而美国将丧失这样的环境。 其三,如果美国考虑搞两个体系两种标准,并且推动技术冷战,那么损害的依旧是美国。因为中国坚持全球化,并为欧洲、韩日等企业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美国长臂管辖损害欧洲、韩日公司在全球的利益,也会加速去美国化进程,欧盟不可能与美国构成独立体系,毕竟,信息产业领域中国市场更大。 因此,据环球网报道,日前微软、通用电气等公司警告美国政府称,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阻碍它们在利润丰厚的市场上展开竞争,同时削弱美国的创新能力,因为出口管制涉及的技术被视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微软还表示,美国政府的做法会使美国孤立于国际研究合作之外,并“可能损害美国的利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