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5-29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医药产业"走出去"迎来利好 |
|
作者:
【记者孙永剑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58 |
|
|
|
|
|
|
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前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这是我国政府与中医专家历经十余年持续努力所取得的宝贵成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这必将成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及产业“走出去”的重大利好。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报告》指出,ICD-11包括一个题为“传统医学病证—模块1”的补充章节,将起源于古代中国且当前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其它国家普遍使用的传统医学病证进行了分类。将有关传统医学的补充章节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使我们第一次能够统计传统医学服务和就医情况,测量其形式、频率、有效性、安全性、质量、结果及费用,并可以与主流医学和研究进行对比。 据悉,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在WHO的牵头组织和技术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在中国联合相关国家的通力合作下,在ICD-11中建立了以中医药为基础,兼顾日韩传统医学内容的病证分类体系,推动了传统医学150条疾病和196条证候(不含特指和非特指病证)条目纳入ICD-11传统医学章节。 据了解,ICD-11的正式发布有助于我国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并体现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信息的统计网络,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彰显我国中医药服务在人类健康服务中的能力和地位,有利于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与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系融合发展,为世界各国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