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5-10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数字科技激发经济新业态 |
陈生强表示应在多方共建的基础上实现互惠共赢 |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33 |
|
|
|
|
|
|
数字科技已经成为实现数字经济的关键手段,它已经成为当下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必选项,并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发言指出,数字科技公司一定要与实体产业去共建,而不是向产业方简单的输出技术或互联网流量。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5月6日~5月8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峰会“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为主题,定位于信息化发展政策发布平台、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平台、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平台、汇聚全球力量助推数字中国建设的合作平台。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加速融合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8%。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肇雄表示,“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任志武则表示,国家发改委近年联合各部门共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工作,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2018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投资就超过5000亿元。 在数字化经济爆发增长的当下,如何与传统产业体系更好的融合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表示:数字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一方面促进组织结构、商业模式、供应链模式和生产模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大幅提高管理运营和组织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加速提升;另一方面,传统的封闭式、单线程、流程化、标准化的产业组织模式正在向开放化、智能化、柔性化、差异化转变,拓展了创新的加速度和覆盖面,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陈生强也表示,数字科技公司应在多方共建的基础上,行业各方将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去分享产业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和终端用户体验升级所带来的增量价值。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和创新应用,已经为中国服务业、制造业乃至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争取了部分优势。传统产业体系,最有优势借助数字化技术,率先打通从消费到生产的智慧连接,打造多样性、个性化、高品质的“国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腾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数字化助手”的角色。 众多黑科技亮相成果展 数字化生活到来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已于5日下午开馆。本次展览规划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生活等七大展区,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令人耳目一新的“黑科技”悉数亮相。 作为数字科技理念的倡导者,京东数字科技此次携“城市操作系统”和“京东智能养殖解决方案”两项重要成果亮相,让城市时空大数据安全“对话”的数字网关、为养猪场装上智能兽医的“猪叫识别”等黑科技,吸引了众多关注。 构建城市操作系统 以京东“城市操作系统”为例,其主导权在政府手上,既可以搭建在不同的云计算平台之上,比如京东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还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数据结构,模块化的算法模型以及数字网关,帮助政府打破信息孤岛同时保护数据隐私,让政府各委办局和市场各种解决方案提供商全都参与进来。目前京东城市已经为北京、天津、成都、南京、福州、宿迁等数十座城市提供技术服务。其中,智能宿迁APP已实现帮助市民查询住房公积金明细,查询公交线路以及公交实时位置、办理ETC等等,让市民最大限度的融入数字生活。 此外,中国联通的展区中,基于5G的无人机、移动布控球等安防类产品以及基于5G远程急救的业务应用,吸引观众驻足;在百度展示的AI博物馆,观众用手机扫码,就能与虚拟机器人在线交流,获得讲解服务……各类“黑科技”展示都让观众切实感受到数字化为生活带来的改变。 对于数字中国的未来,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认为,以智慧互联为目标的智联网系统是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方向,将引发人类社会向智慧社会的重大变革。智慧社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陈生强同样表示,城市作为承载各行各业的场景综合体,也是数字中国的天然组成部分。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的建设是政府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抓手,值得社会各界共建。“数字中国建设虽有万类霜天竞自由之壮丽,但仍需积跬步以致千里。市场各方需要持有开放的心态,用‘共建思维’而非‘竞争思维’去看待。”他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