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4-23
2019-04-23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吉林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困难村民实现“就近脱贫”

作者: ■姚湜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50
    
    近日,57岁的吉林磐石吉昌镇居民徐荫江整理好熨烫的衣服,走出工厂车间,骑40分钟三轮车回家。这份离家不远、每个月有1500元左右收入的工作,给他的低保家庭带来很大帮助。在吉林省,像这样设立在村镇、吸纳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扶贫车间越来越多。
    徐荫江在吉昌镇的吉林省春雨羊毛衫有限公司做熨烫工。公司负责人马春雨是吉昌镇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在省外服装企业打工多年,积累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去年初,马春雨返乡创业并设立了就业扶贫车间,招工重点是吉昌镇13个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和残疾人。目前,公司有40多名员工,其中16位是贫困劳动者。
    徐荫江2018年8月来到扶贫车间工作,他患有小儿麻痹症,家里还有两个智残的弟弟。以前徐荫江只能就近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工作也不好找。“我这身体也干不了啥,现在这个工作不咋累,关键我能干得了,离家还近,多赚点钱买点药和油盐酱醋,挺解决问题的。”徐荫江感慨地说。
    近年来,吉林省组织各地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引导企业将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车间建在乡镇和农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就业扶贫车间具体标准为吸纳5人以上贫困劳动力在乡镇和农村就业,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且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车间可获得1000元一次性奖补,奖补总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来自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消息显示,目前吉林省已经正式认定了38个就业扶贫车间。今年吉林省还拓展政策,规定在县级以上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可比照享受相关奖补,以此鼓励更多企业吸纳低保户和残疾人就业。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共有658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占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总数的7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