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4-23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童模”热的背后是家长驱利 |
|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49 |
|
|
|
|
|
|
近日,一段3岁童模被妈妈踢的视频引发媒体与社会大众关注。据有关数据,2018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500亿元,童模经济效应或已接近百亿。有的童模日收入上万多,高收益引众多家长趋势若骛。笔者分析,当前童模经济热其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家长逐利的驱动,其背景是近年来童装市场的兴起。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国内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9.68%,超过男装行业21.17%,超过女装行业17.54%。据预测,现阶段童装行业处于服装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未来三年行业复合增长率仍将维持在14%左右,截止2020年将达到2665亿元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由于成衣市场增速放缓,与此同时,新一波的婴儿潮来临,新生代父母更倾向于童装支出消费,童装成为刚需,童装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各大品牌纷纷进军童装市场,四大本土运动品牌安踏、361度、特步、李宁先后追随耐克、阿迪达斯等外资品牌开辟童装业务,本土服装品牌太平鸟、美特斯邦威、江南布衣、七匹狼、海澜之家等纷纷抢滩,H&M、GAP、Zara、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也都开始涉足童装领域,国内最大内衣零售商都市丽人也宣布进军童装领域。可见童装市场对国内外服装品牌企业的吸引力。 在童装镇织里,童装行业发展至今30余年,不仅童装销售占中国童装市场一半份额,而且童模拍摄行业也初具规模。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件童装的生产利润仅约15%,80%以上的盈利点在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2013年织里投资2000万元打造全国首家童装设计中心,2017年开发童装款式达1.5万件(套)。在营销环节上,2017年织里童装实现网上销售额70亿元。 童模被妈妈踢事件,引发社会对童模保护与童装行业普遍关注,如何及早规范童模拍摄行业以及如何尽快推动童模保护已是当务之急。 近几年,大厂家一个季度就要出100多个童装款式,如果研发设计款式的速度跟不上,可能就会被行业淘汰。童装研发设计新款越多,童模的工作量就会越大,需要的童模也就会越多。近年来童装市场的兴起以及产业的升级与竞争的加剧,这一个大背景无疑是催生童模经济效应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国内部分人群对品质生活与品牌的追求提高,这给高端童装品牌与童装企业做大做强带来了市场与机遇。据预测,随着潮爸潮妈的涌现,以及消费升级,加上新一波的婴儿潮,我国儿童的平均人均服装开支于短期内还将更为迅速增加。 目前361度童装较成衣卖得更好,呈两位数的增长率;森马童装占集团总收入50%以上的份额。当前童装市场可谓一片蓝海。各奢侈品品牌也开始进入童装业务,如纪梵希联手CWF2017秋季推出童装线、Gucci与日本艺术家合作推出主题童装系列。 对于童装市场,当众多品牌纷纷进入时,竞争加剧,蓝海也就会变成了红海。童装市场兴起,童装产业升级,竞争加剧,童模的保护问题或将更为棘手。经济社会人们逐利的动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同时带来不得不面对的“烦恼”,令人深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