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4-19
2019-04-19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会计处理新规或冲击永续债市场

作者: 【记者朱永康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68
    标普全球评级近日发布报告《永续债受限:国企去杠杆需另谋出路》表示,最近出台的永续债会计处理新规可能会给永续债市场带来冲击。从2013年首次发行至今,国内企业永续债存续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存续企业债券总量的约8.4%。随着新规的出台,这一融资方式的地位可能将发生变化。
    标普全球评级分析师黄馨慧表示:“更加明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帮助企业从实质上而不仅仅是形式上降低杠杆。”永续债的利息可递延,并且没有明确的到期期限,因此根据会计准则通常被划分为权益工具。然而,根据财政部今年1月份出台的《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永续债的会计分类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应考虑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财政部新规更加关注永续债的经济实质,因此大部分境内永续债可能将重新归类为金融负债,我们一直认为境内发行的永续债具备类债务属性,因此在计算财务指标时已经将永续债视为发行人的债务。”黄馨慧表示。
    不过,标普预计认为大多数中国企业将继续把永续债归类为权益工具,至少从2018年的财报来看是如此。这意味着新规的落实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际上,财政部也并未明确新规将应用于新发行的永续债还是目前存续的永续债,而且也并没有明确规定过渡期。新规出台后,某些企业可能需要另谋去杠杆出路,因而使一些企业的财务灵活度受到严重限制,并可能增加企业的再融资需求和融资成本。
    据估算,如果将永续债重新归类为金融债务,那么永续债敞口最大的几家受评企业的债务规模将增长34%,因此导致这些企业的杠杆水平(按总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衡量)上升。对永续债的高度依赖一方面凸显了企业面临的去杠杆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这些企业在财务杠杆管理方面的激进做派。标普认为,民营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不及国有企业,因此新规的出台将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大的再融资压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