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4-11
2019-04-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重在落实

作者: ■史贵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83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企业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并强调了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六项举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和政府采购等方面,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出台给中小企业鼓足了干劲、增强了信心、吃了定心丸。下一步,希望各级政府加快落实《指导意见》中的各项举措,及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进一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是进一步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加大再贴现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小微企业500万元及以下小额票据贴现。将支小再贷款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含新型互联网银行)。将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二是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机制,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采取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经营正常、面临暂时流动性紧张的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探索实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鼓励设立市场化运作的专项基金开展民营企业兼并收购或财务投资。大力发展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企业专项债券等产品。研究促进中小企业依托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特许经营权等进行融资。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发挥知识产权增信增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开发续贷产品。
    三是支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股权方面,要加快中小企业首发上市进度,要支持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债权方面,要推进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完善创新创业可转债转股机制,还要研究允许挂牌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
    四是改进财税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要落实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引导地方支持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融资担保成本;要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的政策门槛,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地方给予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同时推进相关统计监测和分析工作;要落实金融机构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贷款损失准备金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五是建立分类监管考核机制。研究放宽小微企业贷款享受风险资本优惠权重的单户额度限制,目前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75%(其余则为100%)。
    大幅减轻税费负担
    一是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加快推进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
    二是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建议年销售收入低于300万元的,一律免除企业所得税;年销售收入300万-500万元,主要是涉及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实施三年全免税。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
    四是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充分发挥各类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近几年来,许多省份都准入了一些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投资过大,就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无法投得起;准入的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过长,据测算投资回报周期长达三十年左右。根据《指导意见》,要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标投标、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提供充足市场空间。不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最大程度实现准入便利化。建议各省凡是国家准入政策没有限制的领域一律放开,比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的下游产业等领域,全部让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参与进来。
    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指导意见》提出,一是要加强中央财政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安排资金支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专业资本集聚型、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特色载体;二是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强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保护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成果;三是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四是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作者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荣民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