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4-02
2019-04-02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送货书记”的农畜产品专车

作者: ■刘伟覃星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20

    初春三月,南疆细雨绵绵。农蕙菱熟练地将自己的白色越野车倒到大米加工厂门口,然后和几个村民一起将当地出产的富硒大米装到车上。
    被称为“送货书记”的农蕙菱并非“送货工”,而是广西崇左市民政局派驻扶绥县柳桥镇坡利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她的越野车满是泥水痕迹,从2016年3月农蕙菱来到坡利村开始,这辆车便一直跟她共经风雨。她打趣地说:“我这辆车有多种味道,鸡味、鸭味、羊味、米味样样都有,还有一点人味儿。有一次,我的车装了12只宰杀后的羊,拉进城帮助村民解决销路问题。”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农蕙菱经常拉着乡亲们种养的农畜产品往城里跑,最多的一次车里装了40多只鸡。她的私家车就是村里各种土货的“运输车”,装载的是村民的满满期待。
    “现在我与村民已经很熟了,但刚来时我很焦虑。”农蕙菱表示,自己到村后就和村干部一起商量发展产业,去南宁、贵港等地参观学习。
    为实现农民长期稳定增收,农蕙菱根据当地土壤特点,瞄准市场需求,成立坡利绿色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打造富硒大米产业。她积极动员群众改变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种植习惯,用稻鸭共生的方式种植生态稻米,鼓励农户种植生态蔬菜、养殖生态鸡鸭……一开始,部分群众担忧这样的高成本绿色产业难有销路。
    农蕙菱亲自当起了推销员,向超市、学校等推广产品……她建微店、建网站、建物流网络,为生态米申请富硒认证、注册商标等,不遗余力地为发展村里绿色产业奔走。
    2016年,坡利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万元;2017年,合作社生态米基地扩展到40亩,成为崇左市首家通过富硒认证的合作社;2018年,合作社生态米基地扩大到100亩,成为崇左市首个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出产的“绥柳”牌大米带着“富硒”的标签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农蕙菱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2018年,他们在坡利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举办了一期叉车技术培训班,让57名有意就业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学到了技术。“农闲时大家一起学。学成后,工资从1500元涨到3500元。”农蕙菱说。
    坡利村党总支书记程增芳说,在“领头雁”的带领下,坡利村于2016年底脱贫摘帽。现在,村民们在发展生产、创业就业方面热情高涨。
    崇左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谢添表示,农蕙菱在第一个驻村任期结束后主动申请延期。在她的带领下,坡利村在基层党建、精准脱贫、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