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3-12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深入开展“互联网+制造”专项行动 |
柳州加速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运涛通讯员夏冬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19 |
|
|
|
|
|
|
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近日,《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致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积极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拓展,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到强赋能。2018年,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3083.7亿元,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9.5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4.6%和36.3%,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60.52分;全市宽带覆盖率达95%,其中光纤入户率达60%以上,移动4G覆盖率达95%,基本实现城乡范围全覆盖。 网络协同制造培育发展新优势 柳州市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聚集、整合、优化要素资源的优势,大力推动互联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融合应用,构建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体系,着力提高企业管理和制造能力,实现提质增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汽通用五菱搭建的大数据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各管理系统间数据、信息和资源的交流共享,在帮助供应商持续增强产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抽取平台中50家供应商的数据进行测算,仅一年就为其减少零部件质量缺陷带来的损失近1亿元。平台形成了集“理念协同、战略协同、业务协同、数据协同”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进而提升上汽通用五菱供应链乃至广西汽车配套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2017年获质量创新领域最权威的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第三名、全国质量技术奖一等奖。 鼓励服务型制造探索融合新模式 柳州市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重大装备产品在线数据采集、运行分析、故障诊断、系统维护和设备升级等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逐步实现从产品制造向产品增值服务转型。 “柳工智能管家云平台”列入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通过建设工程机械智能装备云平台,对工程机械装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装备远程监测,为客户提供设备资产管理、健康监测、运营优化、设备融资租赁等新模式应用服务。该项目提升了柳工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的过程中,赢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2018年,柳工集团海外工程机械销量增长超过40%,柳工核心产品装载机全球累计销量4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同时,新服务模式帮助客户解决设备采购资金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拉近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并延伸了产业链价值,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 工业大数据激发产业新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柳州市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5000台,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积累了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工业大数据。通过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设备、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加速大数据向产业渗透,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 广西汽车集团的智能立体仓库改变了人工读取计划、入库挑选、二次搬运整理的传统发运模式。“智脑”根据需求及时自动调取产品,进行排序、扫描验货、运输装车,效率、准确率远高于人工作业。柳钢集团采用MES管理系统进行计划和调度,系统贯穿生产、管理、经营等全工序生产过程。系统借助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整理,为柳钢生产部署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有效降低了生产组织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为企业开辟出了高质量发展道路。2018年柳钢质量效益再创新高,实现利润103亿元,利润超过前58年净利润总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