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3-12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李青委员:用“四个着力点”打破“三扇门” |
|
作者:
【记者朱晓萌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479 |
|
|
|
|
|
|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李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打破“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构建“尊商、敬商、重商、爱商”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需要从下列四个方面着力入手: 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无槛门”,培养“信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精简涉企行政审批等事项和各类前置审批和中介服务,把企业能够自主决策的问题完全交给企业负责。 二是降低民企市场准入条件,搭建“迎宾门”,树立“信心”。适当降低各种产业和行业的准入门槛,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并获得相应收益。 三是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设立“喜临门”,巩固“信心”。促进政企合作,全面开放民间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和交通、水利、市政公用事业等可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行业领域。 四是支持企业人才引进,敞开“电梯门”,强化“信心”。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各类人才,促进享受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同等政策待遇和津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