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2-22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易到“人去楼空” 滴滴前景堪忧 |
互联网行业动荡中求生存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71 |
|
|
|
|
|
|
不久前,美团创始人王兴据传说了一段话,“2019年可能是十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但或许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没想到这句话,在2019年的前两个月里,就命中了互联网行业的动荡。 春节刚过不久,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传出了破产、裁员的消息。滴滴裁员2000人,人人车再次被曝陷入危机。2月19日,易到控股股东韬蕴资本被传发出内部通知,因为无力支撑团队运营,暂停绩效工资发放并让员工回家办公。再加上去年底传出“瘦身”的知乎、锤子、美团、摩拜等知名公司,互联网行业的寒冬迹象愈发鲜明。 易到总部“人去楼空” 2月19日,据第一财经日报证实,韬蕴资本被传已经发出内部通知,因为无力支撑团队运营,暂停绩效工资发放并让员工回家办公。 具体来看,上述内部通知表示要依据韬蕴资本各部门负责人安排,除非必要岗位人员继续到岗上班外,其他员工暂时在家办公。而在家办公期间,暂停绩效工资发放,只做基本生活保障,恢复上岗时间将另行通知。 易到员工还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公司已经两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但是现在管理层也不说解散公司,只是强调要缩编求存。 作为中国专车市场最早一批试水者,易到成立于2010年5月。其波折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做资本驱动的互联网企业的例子。面对财大气粗的竞争对手滴滴们,易到也参与到专车行业的资金补贴大战,抢夺市场、用户和司机。跟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样,易到前期过度注重烧钱抢占市场规模,忽略商业模式上问题的解决,依赖资本驱动的公司发展。资本断裂后,公司发展也难以为继。 显而易见的是,任何行业都有周期性,蓬勃发展到衰退萎缩都是必然的过程。从电商、网约车、共享单车到直播、短视频、区块链等,面临新风口时,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是一拥而上,疯狂融资烧钱以求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从而实现上市,企业员工的职场道路也与公司发展同起同落。 但目前来看,过度依赖资本驱动而高歌猛进的互联网行业,各大细分领域的红利已经挖掘殆尽。作为人力成本普遍较高的行业,在流量红利、资本红利、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后,裁员就成了互联网机构们节约成本、内部调整的最便捷方式。 滴滴的寒冬 2019年春节刚过,滴滴却迎来了寒冬。 媒体爆料称,滴滴2018年亏损高达109亿元,对司机补贴高达113亿元。尽管滴滴并未针对此事进行正面回应,但随之而来的裁员又将滴滴卷入新的舆论漩涡之中。 在外界看来,滴滴的开年更像是一场预先安排的定调之局——做好过冬准备,“瘦身”“换挡”再出发。程维在全员大会上宣布,在关停并转非主业以及裁员的同时,2019年滴滴将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 据滴滴内部人士透露,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在全员大会中还强调表示,国内目前的大环境并不是很好,未来很长时间处于资本寒冬,滴滴2019年的基调就是要上岸实现盈利,“聚焦”“过关”和“上岸”是本年度的三个关键词。在2018年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便选择了蛰伏,而严峻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风暴来临时,不同的位置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在全员大会上,程维宣布关停并转非主业,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但“非主业”及裁员砍到裁向何方,即便是程维也没有明确说明。 早在春节前滴滴传出裁员消息时,有报道称,年度考核为C、D档的员工将会成为裁员的主要对象。据滴滴一位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年度考核分为S到D档,由部门负责人根据个人目标完成度、整体部门情况分别定档。不过在某社交网站滴滴员工认为,公司技术平台员工包括B档的人员也有被约谈和劝退。 在业内看来,程维口中所说的主营业务是基于滴滴早前在出行产业进行的布局,或包括快车、拼车业务。据腾讯《深网》消息,上线未果的顺风车不在其列,但坊间传闻,滴滴顺风车业务是其盈利业务,所以已经下线的顺风车业务团队不会被大幅削减。而普惠出行业务所涵盖的单车、电单车、代驾、企业级业务、公交业务或在此次调整范围内。 然而无论裁员裁向何方,2019年的滴滴显然希望“瘦身”换挡再起跑。 在外界看来,2018年巨额亏损是滴滴大规模裁员的直接原因。在滴滴公布裁员的两日前,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同时,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共计113亿元。 事实上,在2018年9月,程维发表内部信就曾提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出行业务对应GMV的平均Take Rate(佣金率)约为16%,绝大部分返还给了司机和乘客,公司整体对应GMV的毛利率只有1.6%。上半年,包括司机高峰期补贴、接单和服务奖励、乘客优惠等在内的总补贴返还金额超过117亿元。 如何“过关”“上岸”? 如果说2018年的巨额亏损是不可预期的“黑天鹅”事件,但在新的一年里,持续的资本寒冬以及IPO搁置后的资本受挫,令持续烧钱的滴滴迫切需要证明的是其盈利能力,这不仅是滴滴当务之急的任务,更是滴滴在IPO搁置后急需的自我“造血”及自我“营救”。 广为媒体提及的是,程维表示,在“关停并转”和裁员的同时,2019年滴滴将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继续招聘2500人,2019年年底,员工总人数将和去年底的13000人持平。 但是该如何实现程维所提到的盈利呢?程维在全员大会上没有做详细的阐述,但国内市场是主要的,国际化也是另一个重点,而目前顺风车上线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表,“核心就是2019年要做到精细化运营,能够降低成本,公司做的产品要做到低成本低毛利”。 从滴滴此前进行的组织构架调整来看,“安全”及“合规性”依然是国内业务的重点。2018年12月5日,滴滴宣布的组织构架中,安全被视为“滴滴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升级安全体系”放在了所有调整描述中的第一位,与此同时,合并原快捷出行事业群和专车事业部、豪华车事业部,成立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此举为滴滴整合资源,高效执行网约车合规化的进程。此外新成立的车主服务公司则被视为滴滴撬动汽车后服务亿万市场、再造盈利新极点的重要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寄予在2018年通过国际化“跳起来”,扩大视野、跳向更大舞台的滴滴,在美团打车和顺风车事件中断后,将在2019年再度发力。“滴滴的国际化战略还是比较激进的,部门2019年的工作计划中国际业务超过国内业务,除了原有的国际团队以外,今年还将抽调人员做辅助工作。此外,上半年公司主要做拉美市场,同时新开几个国家,比如智利和秘鲁;下半年将会侧重澳洲、新西兰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一位滴滴内部人士表示。 不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滴滴面临的挑战都并不小。“滴滴占据国内超过60%的市场,但在打车难、性价比有待提升等痛点依然存在时,滴滴的护城河并不坚固”,有分析指出,不可忽略是,随着各大汽车制造厂商进军网约车服务,以及哈啰、曹操更名为“出行”平台,国内网约车江湖大有群雄并起之势,江湖格局或将生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