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2-19
2019-02-19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有关报告认为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

作者: ■江南本报记者胡嘉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49
    
    备受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广州出炉。
    据了解,这份报告是由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撰写的,从经济发展动力、新型产业结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开放性、协调性、绿色发展和共享性七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和比较2011、2016和2017年的高质量发展指数,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提出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力发生改变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呈现三个主要特点: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三个梯队、高质量发展支撑动力发生转换。
    按照高质量发展水平,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形成了三个梯队。香港为第一梯队,广州、深圳、澳门和珠海组成第二梯队,中山、东莞、惠州、江门、佛山和肇庆组成第三梯队。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梯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较快,逐渐逼近第一梯队。
    《报告》显示,过去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动力是经济发展开放性、协调性和新型产业结构,而2017年主要支撑动力已转变为新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动力和交通信息基础设施。
    与2016年相比,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开放经济性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和经济发展共享性指数分别下降了16.31%、14.85%、8.38%。其中,经济发展开放性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外资本依存度和外贸易依存度下降;绿色发展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GDP水耗增加;经济发展共享性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师生比下降。
    《报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时应从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动力、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方式、完善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等方面着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迎三大挑战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面临三个主要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开放性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和经济发展共享性指数仍需提升;珠三角经济发展开放性、协调性和共享性存在短板;城市之间高质量发展态势差异较大。
    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城市间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
    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提升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出口占比,提高资本流动效率与外资利用质量,同时不断强化对外联系,以提升开放发展质量,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
    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方式。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为核心增长极,理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之间、不同梯队的城市之间、城市群与经济腹地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腹地共享,同时适度提升第三梯队城市的城镇化水平。
    据了解,年后首日深圳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开工项目共计31个,总投资达749亿元。这些项目将为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中,前海集中开工的项目微众银行大厦总投资约38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微众银行总部所在地;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梦工场整体服务空间扩展及服务功能提升,助力前海加快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重大平台;宝安中心区中央海滨文化公园项目位于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最南端,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宝安中心区与前海的联动,增强滨海空间开放活力。另外,香港建滔总部大厦、前湾会议中心、桂湾公园、前湾信息枢纽中心、招商前海万国汇项目、前海片区高压线下地南延段土建工程、听海双界河桥等也同时启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