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2-27
2018-12-27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民营企业要走正道抓机遇赢未来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01
    刚刚过去的一周,全国上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40年的拼搏岁月,致敬40年的伟大成果。改革开放40年,于我而言,是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我想,致敬来时路,是为了更好的奋斗新出发。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我有幸亲临现场学习,亲耳聆听、深受感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坚定了民营企业的信心和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重要举措,好比冬天里的一把火,让企业家们鼓起勇气直面困难,看到有利条件,在挑战中寻找新机遇。
    第一,我们民营企业家要讲正气、走正道,拥抱中国机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过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也看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实实在在的举措。全国各地从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出台各项落地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但在此,我想与各位企业家朋友共勉:“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落实习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讲正气、走正道,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的要求。只有讲正气、走正道,方能成大事。
    悲观者在机遇中看见困难,乐观者在困难中看见机遇。我们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我们要坚信,挑战也是机遇,要能够在挑战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到潜在机遇。中国每一次的开放都会使得我们变得更强,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将机遇转为新的发展势能。
    第二,民营企业要主动转型升级,抢抓市场机遇。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至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的增长,必将带来消费市场升级的巨大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抢抓国内消费升级这波机会。
    怎么抢抓?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不变等于“等死”,盲目变等于“找死”。我们首先要有主动拥抱时代的思想、主动积极求变;其次要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再者要勇于实践,敢于在失败中不断总结完善自己。
    华立经过近3年的探索,已经确定以“(互联网思维+工匠精神)x创新驱动”为华立的转型升级路径。从封闭的大公司向开放的大平台转变,打破企业边界,以生态化、平台化的思维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同时,我们认为未来的制造业离开服务业一定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华立也正在从简单的做产品、卖产品向“产品+延伸服务”升级,从纯制造业向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老树发新芽”。
    第三,我们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把握全球机遇。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一部分先“走出去”的企业已经实现了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的探索和实践,华立是其中一员。华立在泰国开发的罗勇工业园,截止目前已入驻113家企业,为当地提供了3万余个就业岗位,泰籍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从折合人民币1000多元提升到3000多元,实实在在的成果,大大促进了中泰民心相通。
    下一步,华立将加快实施境外工业园投资开发运营。我们已开始布局能就近覆盖欧洲、中东、非洲的北非工业园,着重将纺织服装业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新能源产业、金属及机械设备产业等四大行业引入北非。同时,我们正谋划在中亚、东非、缅甸等地建设三个特色小型工业园,加上正在开发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墨西哥北美华富山工业园,整体上形成“三大三小”六个工业园,助力至少1000家中国制造业实现产地多元化及国际产能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期间提出过“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今中国已融入到了世界,我们不仅要以全球的眼光来看世界,更要以“跳出中国发展中国”的格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华立集团愿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春风,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懈努力,携手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