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2-24
2018-12-24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之路 推动民企做强做大

作者: ■陈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0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家要练好企业内功,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11月20日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指出,“走过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民营企业遇到了转型升级再出发的新挑战。转型升级的关口,也是弯道超车的窗口”“要倾力帮助民营经济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引导民营企业苦练内功实现凤凰涅槃”。
    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成为摆在广大民营企业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五个阶段性特征:转型升级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性任务
    当前四川民营经济发展还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正呈现出“五个转变”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从补充发展向并行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允许存在”到“有益补充”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上升过程。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呈现出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并驾齐驱,共同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是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向更加注重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转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转向依靠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广大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是从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在做大民营经济总盘子的同时,扶持民营瞪羚企业,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优特精”之路,形成大中小民营企业协调发展格局。
    四是从自我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
    五是从区域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民营企业将主动参与国内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配置资源,实现在区域的局部发展到面向全球的开放发展转变。
    五条经验做法:向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学习取经
    全国工商联发布《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了《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工商联组织发布“改革开放40年四川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和“2018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这些都是全国、全省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的典范,他们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学习借鉴。
    经验一:把握机遇,发展壮大企业。大凡成功的企业家,一定是善于把握机遇的。这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总是顺应时代潮流,切准经济发展周期,在关键时刻抓住了国家政策、产业调整、消费转型等机遇,从社会基层或基础领域起步,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入手,顺应大势、融入大局,最终把企业做强做大。
    经验二:坚守主业,做精做细产业。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管面临如何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这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始终坚守实业、专注主业、深耕专业,着力在更大规模、更高标准、更广市场、更亮品牌上精益求精,把企业做成了国家强盛的“筋骨”,成为了民族复兴的“生力军”。
    经验三: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这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始终保持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始终保持忧患和危机意识,敢闯敢试、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坚持不懈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稳居上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经验四:扩大开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这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国际并购,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配置资源,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
    经验五:回馈社会,彰显企业家精神。这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秉持“坚守、拼搏、奉献”的企业家精神要义,义利兼顾,回馈社会,把创业的精神、先进的理念、致富的方法带去乡村,在促进脱贫攻坚、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五条发展路径:助推民营企业不断做强做大
    面临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民营企业要主动转型升级,在“保生存中做强”,在“做优中做大”,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一是走改造升级之路。这是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通过科技赋能,突出数字经济渗透性、融合性强的特点,将其作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推动民营企业主动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有效嫁接,不断改造提升现有产品、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四川省工商联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四川百强民营民营企业精准培育计划”和中小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计划,推动四川省民营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打造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二是走并购重组之路。这是做强做大的现实需要。通过开展并购重组,利用市场手段盘活存量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市场、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的充分对接、有效整合,提升和扩大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是走瘦身健体之路。这是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广大民营企业要摒弃盲目扩张的理念,围绕突出和做优主业,专注实体经济,着力瘦身健体,根据产业生命周期,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及时从夕阳产业、落后产能退出,通过剥离非主业核心业务,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进一步做强做大优势,促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是走协同发展之路。这是做强做大的内在要求。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企业,要协同发展、抱团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要联合构建产学研、校地企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对接合作关系,整合共享相关资源。要组建行业产业联盟和商(协)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共享共用内部专利技术,实现抱团发展。
    五是走开放拓展之路。这是做强做大的时代抉择。加大“走出去”力度,鼓励引导四川省优势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川企、川货更多更好“走出去”,加快打造“两个四川”。此外,加大对跨国民营企业的培育力度,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跨国集团公司,让四川民营企业尽快走进“世界500强”,提升川企水平、展示川商形象、打造川商品牌。
    (作者系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