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12-2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重塑金融生态须强化“影子银行”监管 |
|
作者:
■吴学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98 |
|
|
|
|
|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新浪·长安讲坛"上表示,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必要补充,"影子银行"不是完全负面的词语。只要依法合规经营,便能成为金融市场的有效部分。易纲同时强调,影子银行如果管理不好,就会产生风险。目前,影子银行和同业业务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影子银行规模收缩,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也更加规范。易纲表示,在经济过热或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时,必须采用适当工具"慢撒气""软着陆",实现平稳调整;在经济衰退或遭遇外部冲击时,必须及时出手,稳定金融市场,增强公众信心 此前,备受关注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办法》作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配套实施细则,定位于规范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办法》明确要求,银行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对理财产品进行“全流程、穿透式”集中登记。与此同时,《办法》还强化对资金池运作的管理。明确规定,确保理财产品独立性。规范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要求每只理财产品做到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防范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是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金融学概念。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是美国“影子银行”的核心所在。美国的“影子银行”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货币市场基金、各类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理财等表外业务,民间融资等,总体呈现出机构众多、规模较小、杠杆化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的特征。 “影子银行”,一般是指那些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简单地说,影子银行就是那些可以提供信贷,但是不属于银行的金融机构。因为难以监管,那它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包括流通速度和规模,就没办法准确估算,所以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很受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影子银行通常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长期以来,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监管真空或监管不足。民间借贷、新型网络金融公司、融资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典当行等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存在监管真空。虽然信托、委托贷款、理财、金融租赁等由金融监管当局实施监管,但因为这些传统银行业务与证券业、保险业的融合日趋复杂,业务结构涉及多个市场,存在监管套利动机,使得跨行业监管合作进展慢于业务发展实际,存在监管不足。尤其是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由地方政府实施监管,而地方政府监管能力普遍不足。 影子银行的破与立一直以来是金融领域存有争议的问题。尽管增加了银行业的非可控风险,但影子银行也在事实上的确解决了不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不能抹杀的作用,况且对于贷款利率从来就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的。但部分影子银行业务吸纳转移后的资金后,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或者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转方式、调结构的进行。由此可见,虽然影子银行在很多领域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金融供给的不足,但却加大了市场波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同时因为难以把控其投向,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要应对影子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让利率对接市场需求,顺应储户财富增值愿望增强的趋势,实现资金供需更有效率的对接,以正规金融体系的扩容压缩影子银行规模,减弱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防止影子银行出现自我循环和自我膨胀,造成资金“空转”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降低。继续压缩银行表外业务规模,对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进行限制,降低影子银行的杠杆率。这就要求,银行理财应当回归代客理财本质,而不是作为变相拉动存款的替代工具,并以刚性兑付进行揽储大战。这一点对于互联网理财同样适用。目前,不少银行从银行理财向专业的资产管理转型,已经体现出这一趋势。 中国的影子银行历经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成为社会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主管部门在处理影子银行个案时谨小慎微,避免因为个别产品的风险而引发隐性系统性崩塌。在维护影子银行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降低其风险。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已经凸显了行政控制与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金融市场逐步深化和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的背景下,管控措施的效率已经越来越低。如果金融监管较紧,而整体宏观政策较松,那么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反而会倒逼影子银行的发展,加大宏观层面的风险度;另一方面,建立完整的跟踪系统,设定全面的监管指标体系,控制影子银行追逐风险的行为,对影子银行的严格监管应引出更多规避监管的方法。对影子银行应堵疏并举,这个疏就是要打通正规银行这条资金的通路。所以,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同样重要的,是放松对正规银行业务过于严厉的管控。 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要率先实现转型升级。那些以短期内实现盈利最大化的做法已经不符合中国经济的现状了,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做出重大战略调整。随着影子银行发展壮大,跨市场风险传染可能性急剧增加,强化中央银行监管职责,可能是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区域性金融风险挑战的一个现实选择。在不触动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明确央行在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监管职责与手段,赋予中央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职责。如此,将会形成在中央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下各监管当局在各自领域监管的“伞形”监管架构,有效避免影子银行监管真空、监管不足及监管套利问题,也能促进金融监管合作,减少重复监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