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2-17
2018-12-17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金融机构助力民企发债缓解“融资难”

作者: ■本报记者曹婧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96

    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近日,沪深交易所民企债权融资支持工具分别“落地”。首批推出了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两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均采用信用保护合约形式。两家公司均为上市民营企业。
    同时,为促进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互补充,动员更多资源帮助民营企业融资,证监会鼓励和支持相关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提供信用保护工具。同日,市场机构也推出了海亮集团公司债券信用保护合约。
    此前,国家发改委就印发了《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重点支持符合要求的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这些政策和举措支持优质企业发债融资不仅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也拓宽了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发行通过实现市场参与者之间信用风险的优化配置,引导市场增强优质民企债券投资信心,促进民企债券接续融资。深交所将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制定发布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规则,逐步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覆盖范围,以针对性“滴灌”方式,构建精准支持长效机制,改善民企融资环境,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上交所还表示,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近期发布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规则,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作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着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证监会相关人士指出,这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决定,人民银行、证监会紧密协作,继银行间债券市场之后,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业内人士认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民企融资困境提供了一种市场化的解决思路,利用债券市场投资人风险偏好的差异,疏通民企债券融资渠道,进而影响金融机构对民企的预期,逐步改善民企融资环境,有助于改善对民营企业的风险偏好和融资氛围,有助于稳定民营企业预期,稳定市场信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