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1-28
2018-11-28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半数民营企业拥有“90后”高层

作者: ■本报记者史晓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56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新技术的冲击,很多企业面临人才的流动性大、人才的流失等威胁,在就业市场的另一端,员工对工作体验也存在诸多不满。在招人留人难的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一直想要探索出与对方和谐的相处之道。
    在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新型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中可以发现,2018年,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诸多成果,进一步改造生活与职场。智能技术在职场中对工作效率的赋能,让人类智慧价值转化效率提升,思想的延伸更加辽阔,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dvancedIndividual(更智能化的个体)在职场中碰撞协作,演进为以人类智慧为内涵,智能技术为外延,人类智慧升级和转化更加高效的“智场”。
利用文化建立员工忠诚度
    智联招聘认为,个体价值观日趋多元,更具自主性的新一代职场人相信工作即生活方式,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价值观一致的员工,而不再寄希望于通过宣贯达成一致。企业文化建设在包容差异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个性化嫁接,通过公关软性手段进行内外雇主品牌传播,以明确的价值理念吸引志同道合的候选人。
    调研数据显示,在选择加入目前公司的原因时,不同年龄层的员工所看重的也有所不同,90后、95后更关心学习机会,随着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长,70后、80后则“更看重公司的发展潜力和晋升空间”。
    在选择看重的公司文化时,60后、70后的员工更看“诚实守信,践行对员工的承诺”,选择这一项的分别占比50.9%和45.1%。而比较自我的年轻员工更加看重公司的工作氛围,选择“开放自由的工作氛围”的90后和95后分别为45.1%和47.6%。年轻的员工对工作寄托的更多是探索、兴趣还有自我感受的反馈;而资深的员工在经历了多年经验积累和职场摸索后,更加看重的是自身利益是否会受到公司的尊重与保护,因此能够践行对员工的承诺的公司会更让他们放心。
民营企业拥有90后高层比例最多
    操作型专业技能面临被智能取代的风险,人才需求从"T"字型技能到“一”字型技能转变,沟通、决策、创意、学习能力成为员工价值核心。智联招聘认为,企业应培养员工的“职商”,关注思维模式的提升,强化协作能力,赋能员工在工作中的决策权。
    报告中的数字显示,民(私)营企业拥有90后及更小年龄高层的比例最多,总体比例达到了51.6%。这类企业灵活性强,组织架构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用人方面也比较大胆,反而是赋权最多的角色,因此年轻人在民(私)营企业中大展拳脚的机会也更多。
    90后容易被物质激励
    虽然员工们期待按个人价值分配酬劳,但最让他们有干劲的却是“成就感”,66.1%的职场人认为成就感是最能激发热情的因素,“薪酬/股权激励”却被排在了第二位,占比64.7%,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便是自我实现,而成就感就是自我实现的状态之一,反馈出的心理获得感要超出物质激励。除此之外,“兴趣”和“责任感”也是职场中可以激励到工作热情的重要因素。
    不同职业阶段的职场人在这方面的诉求也各有不同,调研数据显示,90后和95后更容易被物质激励激发工作热情,选择“薪酬/股权激励”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层,分别占比65.2%和64.6%,而60后、70后选择“责任感”驱动工作热情的比例较多,分别占比57.9%和52.8%。
    工作对不同人生阶段的职场人意义是不同的,对于积蓄不多,消费欲望爆棚的年轻人来说,物质上的激励是他们最急需的,而步入中年,需要养家的60后、70后们,却背负着更多责任,工作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家庭生活品质的保障。
用人类优势抵御人工智能
    调研数据显示,55%的员工认为自己不会被AI取代,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心态淡定。在不同的年龄层中,60后和70后对自己最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被取代的占比高达73.7%和65.6%。70后和60后因为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他们会更有底气相信自己不会被AI取代,但是年轻员工不论在阅历、人脉还是技术上都缺乏优势,所以会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担忧。
    “研发”岗位的员工认为自己被AI替代的可能性最低,占比70.9%,而财务人员则最担心被替代。研发岗位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的“驯机师”,他们创造着智能技术,对它的了解也更深刻。而财务岗位的工作属于典型的程式化、重复性内容,需要发挥创意和决策能力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而在“沟通能力”与“创意能力”方面,数据显示,77.1%的员工认为“沟通能力”最不容易被AI替代,“创意能力”紧随其后,占比68.8%。人工智能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当那些已经被归纳出算法的工作内容被编写成指令时,便意味着这个岗位可以被智能技术取代,但主动思考和共情能力却是他们难以实现的人类独有特质,“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因为是人脑中的思维和知识,无法被一套固定的指令所描写和捕捉,所以是被职场人珍视的未来竞争力。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大家对于雇主文化的重要性达成统一共识,希望在工作中收获尊重、实现自我。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利好,也是挑战。一方面,启示企业可借助软条件的优势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打造企业软实力,这要求企业不仅具有敏感的市场嗅觉,洞察人才求职趋势变化,更需要企业在软实力建设上面下功夫,紧跟时代变化趋势,保持与时俱进的市场竞争力。”智联招聘表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