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1-28
2018-11-28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书香郑州”

——“书香中国万里行·郑州站”活动纪实

作者: ■本报记者王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634

    日前,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和郑州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书香中国万里行·郑州站”活动在郑州图书馆启动。
    本次活动期间举办了郑州市第十五届绿城读书节总结表彰会、“红沙发”高端访谈、“中国出版--传承弘扬中华文明”讲座等活动。
    据介绍,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自2004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开展了以“弘扬中原文化,倡导读书生活”为主题的首届绿城读书节,从此拉开了该市全民阅读推广的大幕。十五年来,不间断的阅读推广工作,为宣传树立“书香郑州”的城市形象,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从政府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到书香城市建设的典型示范,从推广阅读创新合作模式,到志愿服务的热忱助力,记者在郑州感受到了别样的阅读文化。
    民营书店成就不凡
    在郑州,有一家民营书店鼎鼎大名。单在今年,它就收获了很多名誉,其中包括“全国十大万有引力书店”。它就是松社书店(以下简称松社)。
    松社由郑州中原大舞台的一个小型剧场改造而来,老式剧场的文化沉淀和挑高空间,为书店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也因此,松社的理念得以充分施展。
    松社的楼梯间墙壁上,悬挂着很多黑白照片,大部分都是前来松社书店参加读书分享活动的嘉宾照片。以高品质、高频次的“松社我来讲”活动为载体,松社吸引了众多读者,成为了文艺青年与读书爱好者的新聚集地和郑州的著名文化地标。
    松社的书多为社科、文史哲类,而选书工作则是松社的社长刘磊亲自担任,他说:“松社一直坚持卖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实则对心灵滋养最深、最有用。有些书即使不好卖也必须存在,因为这些书共同组成了松社的意志,少了就不完整。”
    从2015年开始,松社书店开始打造“书店+”概念,在文创产品开发、文化旅游、艺术品展销、作家签售、读书沙龙、话剧、戏剧等方面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呈现出文化推广的丰富多样,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壁垒。由“一本书”带来的无限的文化经营拓展,松社书店无疑走在了前列。
    在推广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书店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松社书店总经理张长征告诉记者:“民营书店在推广阅读中的角色应该是保留阅读人种多样性,为人类文明提供可以复制的奇异种子。全民阅读推广长久有效的方式归根结底只有一条:多些不一样的种子,多些不一样的民营书店。”
    比起拓宽经营思维,我在书店的理念,则是选择扎根社区,贴近群众。
    我在书店,取名自“我思故我在”。联合创始人之一胡泊,和他的七位大学同学在毕业后的一次聚会时聊到了彼此的共同心愿,即为这个城市留住一些东西。于是,书店作为共同的兴趣,被这八位学建筑的同学们一起众筹成为了现实,至今已发展到三家。
    “装帧精美的纸质图书,会吸引对生活美学、对生活体验比较敏感的人群,养眼的书店是向往舒适悠闲慢生活人群的汇集地,所以现在书店的装修,图书的设计都越来越重视美学和体验。”胡泊说。
    位于中原区昆仑望岳的我在书店被誉为优秀的“城市历史建筑”改造案例。原本是郑州西郊的电缆厂,经由胡泊以及他们的创始人团队设计,不但保留了郑州人心目中对电缆厂的记忆,而且还让旧的厂房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了“河南省土木建筑科普教育基地”。
    谈到运营,胡泊告诉记者:“书店的运营没有必胜的法宝,只有前期科学定位,后期用心运营,才能走出书店特色经营之路”。
    医院与书店的创新合作
    在传统思维中,书店都是应该开设在公园、学校旁,或者是居民区、商铺等,但是将书店开在医院,则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创新。
    2016年9月27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携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书局开办的福音书吧正式开业。这也成为河南省首家设在医院内的规模最大、环境最优的阅读休闲书店。
    开在该医院西住院部大厅二、三楼的福音书吧,面积近千平方米,上架图书一万余种。书吧开设了销售区、借阅区。装修也是清新淡雅的原木风,并配置舒适座椅,免费为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开放。医院不收取任何场地租赁费以及水电费。
    自营业以来,几乎每天都座无虚席,日均人流量达到两三百人,甚至有患者家属主动来做志愿者。此外,福音书吧还开展了读书讲座与各种分享会。
    大河书局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建峰告诉记者:“全民阅读工程不是某个单位和个人的事,而是由政府主导,各领域优质资源整合而成的工程。我认为,应该围绕普惠二字,将阅读推广做到便民、利民、为民、育民。”
    福音书吧既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创新之举,也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书局改革发展的工作创新。强强联合,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
    志愿者的坚守与助力
    在推广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政府、图书馆、书店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在郑州,还有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也在致力于阅读推广,那就是志愿者。
    持续了14年的“毅加志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发起人是郑州市购书中心营销部经理路毅。
    2004年,还在新华书店办公室做文秘工作的路毅,牺牲掉周末的时间,以“诵读哥哥”的身份创建面向未成年人的少儿诵读活动。
    而路毅坚持做推广阅读志愿者则源于他的一次诵读活动中的反馈:在某场临近春节的少儿诵读活动中,路毅拿出几张吉祥年画给孩子们看。当他展示寿星的年画时,三十几个孩子却没人认得出来。这让路毅很感慨,生长在都市的孩子们认知教育的缺失。
    路毅认为,阅读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于是在2008年,路毅和他的团队策划开展了全国第一例非官方的城市阅读状况调查。50多名志愿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冒着酷暑完成了5500份街头随机抽样访问,最终完成了《2008年郑州市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此次调查是河南省第一次城市范围的阅读调查,为指导推广阅读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14年来,路毅义务推广阅读十四年,发展培养志愿者近3000人,组织郑州阅读调查11年,成为国内唯一有能力开展城市规模阅读调查的推广阅读志愿者组织。
    除了“毅加志愿”,成立于2012年5月18日的“众益青年”小蚂蚁志愿服务队在阅读推广方面也不断做着努力。自2016年起每周都会举行的“爱心书摊”活动,以读书、借书、换书、捐书的形式开展,深受市民好评。而“爱心书摊”全民阅读公益项目也被评为河南省终身学习品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