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11-28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共享单车面对十字路口如何抉择 |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22 |
|
|
|
|
|
|
共享单车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为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不过,这种改变仅仅只是用户方面的,由于过度依赖资本,本身的商业模式仅仅只是用户红利时代行得通的模式,当用户红利退却,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共享单车又会陷入困境。当热情褪去的资本“一哄而散”,社会正在留下“一地鸡毛”,共享单车的维护管理如何解决?站在行业洗牌的十字路口,共享单车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风口已过 出门扫个码,骑着共享单车到地铁口成为了很多人的出行选择,“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共享单车的故事从2016年起备受关注。随着大量的小黄车和小橙车遍布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摩拜和ofo获得了海量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共享单车这股热潮一度引发上百家创始团队跟进。 《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提到,去年中国共享单车全行业累计投放单车23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由于市场过饱和,给城市交通公共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单车围城”之势蔓延,单车坟场随处可见。 在许多城市,共享单车的供应远远超过了需求,而市面上投放的共享单车数量、种类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规范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因共享单车的投放量逐渐饱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南京等多座城市先后宣布了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 经历了疯狂的2017年,最后在2018以各种收购和传闻告一段落。共享单车,实际已经从“风口”走到了“十字路口”。下一步该如何走下去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科学监管进入下半场 眼下,共享单车应该进入理性发展、科学监管的下半场,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但如何把理念共识转换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摩拜CEO胡玮炜曾建议,一是合理确定城市单车总量,严格落地禁投限投等措施,科学制定并执行考核打分制度,打出政策组合拳,给诚心、理性经营的企业一个稳定的预期和方向。 目前,摩拜在多个城市政府考核中均获得第一。如何给守法理性经营的企业,及时科学的正反馈至关重要;二是把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一线执法流程统一起来,乱停放,停放难乃至单车坟场,既有企业过量投放的问题,又有用户文明骑行的问题,也有一线执法的因素。处罚不是目的,让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一起共建共治,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找到精细化治理模式;三是面对未来单车报废情况,行业与政府应共同制定单车报废标准,并将单车可持续利用及报废后的价值开发能力纳入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四是充分肯定共享单车的公共服务属性,给予更符合实际的定位和政策红包,以此来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共享单车正在进入提质换档的关键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曾建议,第一要推动共享单车共建共治。特别是在基层的政府部门参与治理成本如何分摊,需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在城市公共管理的各项职能之间进行综合考虑,形成有效的激励措施。第二要推动共享单车治理监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的监管。第三建议共享单车的退出机制。 作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公众同样需提升环保意识,对单车多一份小心和爱护。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为延长单车使用寿命、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出一份力。 资本褪去面对理性发展 对于共享单车来讲,资本成就了它的辉煌,同样将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放大。以资本进行发展就会陷入到持续烧钱,共享单车的停放、盈利等诸多问题中。 共享单车与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结合引起了资本的关注,继续获得融资,继续走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有分析认为,这又将共享单车的发展从以技术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了以资本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如果这种发展模式得不到扭转的话,共享单车的发展势必又将会陷入到新的困境里。 累计注册用户400多万、收取押金超过8亿元,上线一年完成两轮融资。然而不过两年时间,风风火火的小鸣单车便宣布破产。这是全国首个共享单车破产案。 自2016年7月诞生以来,小鸣单车主打南方及二三线城市。悦骑公司注册资本约621万元,累计用户约400万人次,累计收取用户押金总额8亿多元,上线一年便完成两轮融资。发展初期形势大好的小鸣单车为何迅速破产? 广州交通管理研究专家苏奎说,传统意义上的实物与押金是一对一的,但共享单车的押金是一对多,一辆单车可能对应着几十个注册用户,这样一来便形成了押金资金池。 小鸣单车在全国10多个城市进行了投放,但人员不足导致管理不善,也是其陷入困境的原因。 破产案件管理人拟委托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小鸣单车进行回收处置,该资源开发公司在扣除回收、运输及电子垃圾处理等费用后,同意按每辆车12元进行回收,但目前真正能回收多少尚待调查。 小鸣单车已经折射出共享单车的困局。经过轰轰烈烈的市场扩张,自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市场步入发展“下半场”,目前已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关停。有关报告显示,共享单车已从爆发式增长转入行业洗牌阶段。 易观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5月市场报告》显示,在月活跃用户规模方面,ofo、摩拜和哈罗单车分别以2805.10万人、2085.63万人和761.85万人,占据共享单车行业前三名。 继6月摩拜单车的百城无门槛免押骑行服务后,7月5日,摩拜单车宣布在全国推出无门槛免押金服务,超过2亿用户将可以享受免押金骑行,并号召全行业参与。此前,哈罗单车已经率先在全国范围开启了信用免押服务,芝麻分650以上的用户在全国180个城市可免押金骑哈罗单车。 推出免押金服务的摩拜和哈罗,一个属于美团,而美团的后台老板是腾讯,一个属于阿里。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大规模地投放共享单车,且出台免押金服务,决不是为了提供共享服务,而是流量需要,借助共享单车扩大用户规模。 共享单车商业模式需要与外部环节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找到更多的变现可能性。当前,我们看到摩拜单车拥抱美团、哈罗单车投向阿里,其实都在试图让自己成为别人世界的一份子,通过帮助别人打通商业闭环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