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1-28
2018-11-2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军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作者: ■本报记者路敦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23

    睿智、刚毅和稳健是张建宏给记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他军人的眼光、军人的执著、军人的胸襟,以及坚定的性格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退伍老兵,他用军人的特质,铁的作风、铁的纪律打造出一支钢铁般的“东岳铁军”。“当年从军守边防青春无悔,而今返乡建家园豪情万丈”——张建宏就是带着这句话从部队回到家乡的。四年的军营生活给予了张建宏无穷的力量,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影响了他的一生。
    正是因为军人情结,张建宏自觉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国家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整合人才和技术资源,不求回报地支持国家航空、航天和军工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
    正是因为军人情结,他坚持把“对党最忠诚,永远跟党走”、做“最讲政治,最讲正气,最走正道”的企业作为矢志追求,学习军队把“支部建在车间里”,把基层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真正让年轻人从最基层脚踏实地成长,发挥自我价值,释放成长活力。
    正是因为军人情结,他以“建设家乡、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报答党恩”作为理想追求,将“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作为目标,先后成立了“东岳尊老基金”、“东岳教育奖励基金”、“东岳爱心基金”、“东岳奖学金”、“东岳妇女儿童基金”等等,他每年大量对光彩扶贫事业、教育、交通、卫生、拥军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资助,树立起了民营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张建宏军人情结的浓重,军人情怀的宽宏,东岳军旅文化气氛的浓郁,感召吸引着一批批离开军营的人,目前集团有417名退伍军人,占员工总数7.2%。他们由衷地庆幸自己“从一个军营来到了另一个军营”。他们庆幸的不仅是找到了一份工作或一个理想的职位,更是找到了一个让灵魂有所归依的精神家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