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11-19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沪港通开通四周年 |
|
作者:
【记者杨联民李刚18日上海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94 |
|
|
|
|
|
|
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的沪港通,在11月17日迎来了第四个“生日”。四年来,沪港通制度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持续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融合,提高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6日,沪港通运行四整年,累计成交金额已达10.31万亿元人民币。 今年1月起至今,沪股通成交金额达2.35万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金额116.25亿元人民币。自3月底开始,北上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趋势较为明显,累计流入约1500亿元人民币,展示了境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 2018年,沪港通经历了三起重大事件:2018年4月11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自5月1日起,沪港通每日额度扩大4倍。同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沪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元人民币调整到520亿元人民币,沪港通下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元人民币调整到420亿元人民币,自5月1日起生效。2018年5月31日收盘后,226只A股股票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比例为2.5%;8月31日收盘后,新增10只A股成分股,同时,将纳入比例提升至5%。2018年9月26日,沪港通北向看穿机制正式上线,并于10月22日正式启动基于投资者识别码的北向交易申报前端控制功能,对不符合要求的交易申报进行拒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