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11-14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全球乳业共同体”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
|
|
|
|
|
|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乳制品企业,蒙牛乳业这些年来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在把产品卖到许多的国家和地区、陆续建设了两座海外工厂之余,蒙牛更积极为全球乳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特别是在2017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蒙牛CE0卢敏放提出了“全球乳业共同体”这一全新概念,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在2018年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期间,卢敏放接受采访时首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为什么要建设全球乳业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能为中国、为世界带来哪些改变? 推动全球乳业共生共赢 长期以来,各国、各地区乳业发展极不均衡。资源方面,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乳业资源丰富,是主要出口地区,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亚洲、非洲则生产资源紧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消费方面,欧美地区年人均乳品消费量超过270千克,而非洲仅为50千克,亚洲仅为70千克,中国只有37千克。但从发展潜力来看,亚洲、非洲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广阔,消费增长速度领先全球。 “全球乳业共同体”要推动构建更公平、更合理的定价机制,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供需平衡,推动和满足各地区的消费升级,实现全球乳业的共生、共治、共享、共赢。 促进全生态圈全面发展 乳业拥有一条超长的产业链,同时也是个巨大的生态圈,可以用“从牧草到奶杯”(From Grass to Glass,G2G)来形象地概括。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生态圈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关系到整个乳业的发展质量。 “全球乳业共同体”,要吸收与借鉴各国发展经验,推动和促进上游的牧草种植业、奶牛养殖业,下游的经销商,以及中间作为主体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能够分享整个行业的发展红利、获得良好受益,才能维系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完整、稳定,才能实现整个乳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帮助全世界打赢饥饿战 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18年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8.21亿饥饿人口,粮食不安全状况和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不但高发,而且正在逐年恶化。构建一个没有饥饿和贫困的世界,亟需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实现更加充分与紧密的合作。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乳业列为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蒙牛积极参与的国际乳业联合会(IDF)和全球乳业论坛组织(GDP)等机构,也都将解决饥饿问题列为重要工作议程。 “全球乳业共同体”的组建,可以更好地协调和组织世界各国乳业企业和相关机构有效参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为消除饥饿问题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让乳制品这一大自然赐予的“最完美食物”,为全人类福祉贡献更多的营养、更多的力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