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0-30
2018-10-30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优化跨境贸易省时降费

作者: ■回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84

    “今年,大连海关将在去年已压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基础上,再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三分之一,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实现80.42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实现11.48小时。”“通过扩大船舶靠离泊时间窗口,推进矿石码头40万吨级船舶开通夜航,每吨矿石将为企业节省4到6美元。”“通过使用便携式船舶硫含量检测设备,将检测时间由1天缩短为10分钟。”在不久前召开的“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大连市自贸办、大连海关、大连海事局、大窑湾边防检查站相关负责人,围绕新出台的《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中的23项具体措施做了详细解读,并答记者问。
    《措施》从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压缩口岸通关时间、降低口岸物流成本、优化船舶监管服务、完善配套服务机制共5个方面,提出23项具体措施,且每项措施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其中,明确提出了大连自贸片区要将“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口岸物流成本再降低十分之一”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压缩口岸通关时间方面,大连自贸片区将推行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开展关税领域预裁定、拓展海关担保方式完善担保制度、为重点骨干企业量身打造“通关高速路”以及实行口岸物流“并联作业”“限时作业”6项措施。在降低口岸物流成本方面,将实施降低口岸经营性收费、公示口岸收费清单2项措施。
    此外,在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方面,将推进口岸作业单证电子化工作、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加快“物流监控系统”的开发和升级3项措施。在优化船舶监管服务机制上,将主要从便利船舶进出港、优化边检服务等方面,提出扩大船舶靠离泊时间窗口、做好排放控制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自贸区海上运输便利化、对符合条件的机构设立国际海员培训奖和国际海员外派奖、边检服务窗口前移、允许通关手续与生产作业同步进行、开辟边检业务“绿色通道”、网络预约边检办证制度8项措施。在完善口岸配套服务机制方面,将实施建立口岸物流应急处理机制、推广应用海关归类智能导航、推动执法全程记录监管模式、加快建设大连港“智慧港口示范工程”4项措施。
    据介绍,目前,大连自贸片区已复制推广上海、广州等自贸区的创新经验173项,落实《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大连自贸片区119项任务中的94项,已完成近8成。随着各项创新制度的陆续落地和推出,大连自贸片区发展不断加快,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据统计,目前大连自贸片区新注册企业已达1.1万余家。《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大连口岸营商环境,压缩口岸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优化监管服务机制,增强企业获得感,促进改革红利释放,有力支持大连自贸片区的建设和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全市的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整体对外开放水平。
    大连市自贸办专职副主任李汉国透露,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还将在货物从抵港到提离全过程中着力提效降费、优化和整合流程、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建立服务企业机制等方面推出新一批改革措施,持续提高企业便利度和实际获得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