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0-29
2018-10-29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清水源:书写“百年企业”新华章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54
    23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23年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今年是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3周年。成立之初仅有一间车间、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7家子公司,业务覆盖水处理剂、工业托管运营、工业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市政污水处理、生态修复五大领域的上市集团公司。
    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清说,清水源人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推进集团化发展,实现“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环保企业”的征途上奋力前行,着力将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成为有益社会、服务全球的百年企业。
    艰难创业逐梦前行
    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污染防治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但当时作为某企业水处理技术员的王志清敏锐地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1995年,他不顾众人反对,毅然辞掉舒适的国企工作,在一片质疑声中创办了济源市清源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清水源注重品质,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路线,2001年9月获批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产品已经打入全球40多个国家。公司秉承“勤奋、执着、学习、创新”的企业精神,建立充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充分信赖,与国际知名企业美国GE公司、Brenntag公司、意大利BASF公司、德国CHT公司、英国BWA公司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008年3月,济源市清源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更名为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推以“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战略。
    2015年4月23日,清水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相继成立了清水源(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水源(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美国艾驰环保有限公司,全资并购河南同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安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控股安徽中旭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进入高速发展和快速扩张阶段。
    重视研发长久发展
    王志清时刻提醒自己,没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发展不可持续。清水源先后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知名院校、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化;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吕永龙、傅伯杰院士,牛青山、单明焕、车磊等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在水处理剂、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拥有国内领先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实施1150人才战略,力争三年内拥有10名专家级顾问、10名博士、50名硕士,打造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目前,清水源拥有博士7名(其中博士后2名)、硕士29名,公司还将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公司科研实力。
    清水源科研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完整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配套体系。清水源拥有经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河南省水处理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中试基地;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建的“土壤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力争3至5年打造成国家级研发中心;还计划建设工业零排放研发中心。
    不忘初心履行责任
    如今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环境治理正在向综合化、效用化、品质化方向发展。王志清表示,清水源作为环保企业,要立足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运用自身所长,协同五大核心业务,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清水源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初心,热心公益,积极回馈社会,投身扶贫攻坚战。清水源积极参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济源慈善总会扶贫救济、新农村建设、扶残助学、关爱农民工等公益事业。王志清向九里沟老年休养院捐资,助力优质养老,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截止目前,王志清个人捐款100余万元,公司捐款120余万元。
    “我爱咱美丽的清水源,这里是我人生的舞台,这里是我温馨的家园;这里有我们宏伟的理想,这里有我们吟唱的诗篇。崇尚文明,科学发展,扬风帆驶向那灿烂明天……”这首《清水源之歌》,唱出了王志清和清水源全体干部员工的心声,在打造有益社会、服务全球的百年企业之路上,他们正豪情满怀、步履铿锵。(聂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