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0-29
2018-10-2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上海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李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28

    作为上海市市长的“国际高参”,来自世界各地的34位重量级企业家齐聚世博中心,共同参加第30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今年咨询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新形势下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市市长应勇作主题报告。应勇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本次会议以“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新形势下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上海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
    上海制定实施了“扩大开放100条”,目标就是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好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安全高效、竞争包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一,加快推动更大力度的金融开放发展。金融对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开放发展至关重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更是至关重要。上海将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不断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效应。
    第二,加快构筑更高质量、更加开放的现代产业体系。上海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扩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对外开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上海将立足产业发展和多层次开放优势,推动投资性公司、培训机构、增值电信、工程设计、法律服务、人才中介、国际运输等领域开放,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对外开放。上海将顺应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发展高端绿色进口再制造和全球维修业务,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
    第三,加快建设开放共享、内外联动的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上海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建设以司法保护为主,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
    第四,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向全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是扩大开放的一大创举。
    第五,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将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