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0-23
2018-10-23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聚焦重点 精准帮扶

江西万载县“百企帮百村”彰显大爱

作者: ■柳斌本报记者江丛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55
    万载县共有116家民企与129个村实施了结对帮扶,筹集扶贫资金500多万元,建成扶贫车间226个,为贫困户提供了1100多个就业岗位,成立了180个合作社,扶贫工作走在了宜春市的前列。在万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捐赠帮扶结合得相当好,真正做到了"既输血更造血"
    宜春市辖的江西万载县位于赣西北边陲,是当年的红色苏区,也是江西贫困发生率比较高的县份。江西全省共有269个深度贫困村,万载县占了30个。2016年7月以来,万载县工商联着力推进“百企帮百村”工程,成效显著,特色明显,彰显了民营企业的大爱。
    截至目前,万载县共有116家民企与129个村实施了结对帮扶,筹集扶贫资金500多万元,建成扶贫车间226个,为贫困户提供了1100多个就业岗位,成立了180个合作社,扶贫工作走在了宜春市的前列。
    强化保障精准帮扶
    在“百企帮百村”工作中,万载县成立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工商联,由工商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协调。
    万载县工商联书记龙荣明告诉记者,两年多来,“百企帮百村”成为了工商联的重点工作,他本人也长时间奔波在相关会议、民企和贫困村中。龙荣明介绍,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商联和相关部门倾情投入,领导小组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百企帮百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章立制,加强统筹。帮扶企业应组成工作队深入贫困村开展工作,企业负责人每年应到贫困村调查研究,制定帮扶规划。乡村两级与帮扶企业主动对接,做好协调服务,创造良好的帮扶环境。
    强化督办考评。建立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每年举行一次考评表彰活动,调动参与企业的积极性;将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扶贫的现实表现,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就这样,万载县工商联发挥联系民企和商会组织的独特优势,在商会中成立了4支扶贫分队。扶贫分队每月定期深入贫困村和结对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帮扶办法,制定脱贫计划,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化、个性化帮扶,着力打造了一支支“不脱贫不收队”的扶贫队伍。
    既输血更造血
    在万载县,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捐赠帮扶结合得相当好,真正做到了“既输血更造血”。
    万载县民企积极实施地方特色产业开发,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探索“企业(商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模式。他们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免费提供生产资料,手把手地向贫困户传授种养殖技能,又帮扶产业发展资金,签订收购合同,让贫困户从思想上转变“被动”意识,解除后顾之忧。
    江西恒辉大农业公司、金源公司、千年食品等20余家有机示范园区企业,在30个深度贫困村成立了60多个农民种养合作社,企业聘请相关种养专家,入村到户传授种养知识,培训种养技能,组织贫困户种植有机生姜、有机毛豆、有机百合、黑木耳等有机农作物,饲养黑山羊、食牛等,签订最低收购价,实现产业增收1000多万元。如今,万载县发展千亩果林、千亩茶园、千亩油茶林三大种植产业,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新格局,贫困户可以长期分红,短期可通过参加劳动获益。
    万载县的“就业车间”也颇具特色,让贫困户就业增收有了渠道。万载县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先在贫困村设立初级产品、附属品加工点,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工商联多次进企业找项目,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对部分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农户进行系统培训后,优先在贫困村设立安全环保、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附属品加工“扶贫车间”。仅江西博鹰实业有限公司就在全县设立了26个扶贫车间,500多个岗位,生产手袋、户外用品等,实现了“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
    据悉,黄茅镇贵山花炮厂先后拿出60多万元,填补帮扶村资金缺口,让全村12个村民小组有10个通了水泥路。在工商联的积极引导和参与下,万载民企为帮扶村捐赠现金与物资达500多万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