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10-23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聚焦供应链 |
“中国方案”全球化落地 京东涉足个人快递业务 |
作者:
【记者姜虹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90 |
|
|
|
|
|
|
“未来5-10年,我们希望和社会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推动全球供应链的智能化发展,促进社会商业形态的转型升级,全面降低社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日前召开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表示。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供应链场景的复杂与多元让中国物流企业在模式创新及科技的应用上具备了显著优势,应以此为引领加快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建设,推动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的同时让世界都能感受“中国速度”。 在新的“质变时代”,一个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供应链形态至关重要。 王振辉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京东物流正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并以此为愿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生产、设计、物流等全链条的优化,依靠技术和模式创新贯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携手更多伙伴致力于提升整个社会的供应链效率,节约供应链成本,将社会物流成本降到5%以内。 城市物流是供应链基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智能物流的重要实现场景。“我们的目标是在全球构建双48小时通路,实现中国48小时通达全球,并提升世界其他国家本地物流时效,实现当地48小时送达,帮助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进入中国。”王振辉说。 京东物流整合社会资源,在云仓配、多式联运等方面寻求全链共生,携手航空、铁路、海运、仓储、配送等各界合作伙伴一同推进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的建设,打造针对不同产品的仓配、快递、快运、分钟级的即时物流等服务,实现消费场景的全景覆盖,缩短全球商品的“距离”。 “以不同要素驱动的供应链管理是许多企业的战略核心,新的市场主体,依托新的基础设施,通过新的协作分工体系,重新构造的供应链是对传统产业价值链的一种重塑和颠覆,将释放巨大的价值。”雄牛资本创始合伙人李绪富说,通过供应链的一体化和开放,京东等企业在全域、全链路、全渠道、全品类进行整合和重构,最终沉淀为消费品产业链的基础设施。技术已对现代物流网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亦成为关系全球供应链创新、重构的重要因素。京东物流把输出全链路数字化的智慧系统、应用于无人仓等领域的无人技术,依托于大数据的数字供应链,作为实现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的重要组成,并基于以上能力,为客户、行业、社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基于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的能力支撑,京东物流在峰会上发布由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组成的全新产品体系,针对每个产品精耕细作,为不同消费需求、消费场景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借六大产品发布契机,京东物流宣布正式开启个人快递业务,针对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包裹,提供标准化的普惠寄件“特惠送”、依托航空运力的“特快送”、针对同城寄递用户的“同城即日”等,由专车专人取件、送件的“京尊达”服务,也将应用于个人快递业务。揽收范围先期选择了北上广三地,寄送目的地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区域,从2019年起,揽收范围将逐步扩大至全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