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9-25
2018-09-2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从资产造富走向创新造富

作者: ■石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48

    在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引发关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老问题,不解决房地产、金融领域的自我循环及泡沫化的机制,货币还会跑到房地产领域。
    事实上,现在地产业已经处于中国经济系统性问题的中心位置,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地产对生产、消费、金融等等领域的扭曲,就会缺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转型期,当市场依然预期房价会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会被地产业绑架,因为实体经济正遭受出清阶段的考验,只有房价不断上涨。因此,就像刘世锦所说,以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只会让货币流向地产领域制造泡沫,在2009年、2015年两次货币宽松政策后房价上涨证明了这点。
    如果楼市不能实现软着陆,会产生一系列阻碍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的重大挑战。
    首先,通过调控限制需求以及减少供应来避免房价继续上涨的做法,会积累更多的刚性需求,包括改善型需求,从而会继续抬高房价。一种主要的风险是,现在居民收入增速在放缓,而房价相对收入比又过高,将会导致家庭杠杆率不断上涨,出现债务积累与收入放缓之间的“断层”。
    其次,房价过高导致人们不得不租房居住,但是城市房东群体认为租售比太低,在需求增长以及中介帮助下,倾向于不断提高房租,这种现象已经出现在一些大城市。如果房租占租户可支配收入50%以上,那么,几乎确定的是这些租户很难积累储蓄购买新房。
    政府如果想通过提供公租房缓和这种压力,存在不小的困难,因为在房价高悬的背景下,较低的房租会导致公租房持续亏损,没有那个地方政府能够支撑长期补贴。
    其三,经济转型的一个目标是从投资与外贸拉动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需要国民扩大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但是,恰恰是在这个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导致国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受到限制,如果年轻人(大部分没有买房)还要不断增加居住支出,那么,消费能力就会大幅下降。现在之所以消费没有明显下降,是因为年轻人信用透支性消费较为普遍。
    其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从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不过,目前过高的城市房价已经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即人们从大城市向小城市流动,从城里返回乡村。高房价带来的逆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等因素“碰头”,会导致经济效率受到很强的抑制。
    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宏观意义,特别在中国经济走向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遏制房价继续走高的重要性。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其中很重要一点,从过去的资产造富走向创新造富,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经济规则都应以此为目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