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8-24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欧盟:用行动抵抗抗生素耐药性 |
|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32 |
|
|
|
|
|
|
针对近期国内的疫苗事件,欧盟驻中国代表团召开记者会通报了欧盟对疫苗和一些抗生素药品的监管经验。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兽医学博士,卫生与食品安全事务华杰鸿告诉本报记者,欧盟主要的负责部门是欧洲食品安全管理总局、欧洲药品管理局、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欧洲环境署。越来越多的病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性,现有的抗生素可能会失效,同时只有少量新抗生素投入市场,这成为了对公共卫生极大的威胁。欧盟的做法是将数据将为可供理性的政策制定依据、将信息将直接提供给欧洲委员会的行动计划,帮助其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对抗抗生素抗药性。 防止感染的新疫苗、新抗生素与替代治疗方法、抗药性传播方式的更佳理解、诊断感染的新方法等创新都受到关注。每年11月18日,欧盟和国际合作伙伴联合起来,提高谨慎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并创造变革,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与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ECDC)共同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的信息会议,以提高对该问题的认识并强调应对这一挑战. 2015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项关于抗菌素耐药性的全球行动计划,以解决抗菌素耐药性,包括最急迫的抗生素耐药性。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对有需求的人合理使用品质有所保证的药物,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确保成功治疗的持续性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华杰宏指出,关于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农场里面养一些动物的时候过度的使用或错误使用。另一方面是在人身上使用有问题。实际上抗生素的滥用已经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将来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目前在欧洲由于滥用抗生素或者抗生素的耐药性,每年大概有25000个死亡。每年经济损失大概是15亿欧元。欧盟预测到2050年之前,会成为世界卫生或者健康非常严重的危害或者是问题,这可能会超过癌症或者现在非常严重的致死的因素,成为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在欧盟的方案实际上有四大支柱,第一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感染。第二,开发新的抗生素的药品或者材料应对这一问题。在开展国际合作过程中要把中国纳入进来。所以2012年3月份中国的有关部委和欧盟已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对于近期在中国出现的疫苗质量问题,华杰鸿表示,主要是因为疫苗的质量有问题,可能会导致疫苗失效。在这个问题上欧盟非常关注,而且要通过给中国提供一些帮助来确保将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帮助中国和ICH这个国际组织关于药品管理或者批准委员会之间的联系接洽工作。 ICH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组织,为药品或疫苗上市及研发制定一些指南和国际标准,其中包括对疫苗的临床实验在它推出之前,能够关注保证安全的开发药品和疫苗。中国现在很多方面也在努力向ICH指南和标准靠拢,包括临床实验,如何控制药品,以及如何确保整个药品生产过程的监管有效等等,确保这些行为都符合国际标准的。加入ICH组织之后也能够帮助中国出口它很多的药品或者原料,如互认的问题果在欧盟测试过的就不用在中国重新进行测试了。 关于疫苗的问题,实际上欧盟一直在跟中国进行接洽,并动员中国注重工厂的控制。因为以前可能有很多国有企业生产这些药,但是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私有化或者有一些生产都是在私营企业的,私营企业是逐利的,所以生产过程中没有注意安全问题,可能会带来污染问题。所以,希望中国关注整个药品和疫苗的生产安全问题,去尊重所有的国际标准,特别是在生产药的过程中和在生产疫苗过程中,如何把药品推向市场的时候要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自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