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8-16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重庆建立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 |
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
作者:
【记者白勇实习生刘雨丹重庆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3 |
|
|
|
|
|
|
“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待日”首次接待活动于日前在重庆市工商联大厦举行。四位民营企业负责人来到接待现场,分别就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包括税收、规划、诚信、贸易等方面具体问题,向重庆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静以及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向远春等进行反映。 在接待活动现场,四位企业家先后分别向李静等领导当面反映了问题和诉求,陈述了意见,递交了书面材料。李静耐心听取并详细询问了解了4家企业负责人反映的情况后表示,对于合乎规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将高度重视,全力协调解决问题。对一些具体问题,她当即责成重庆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核实了解后,积极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回应诉求,解决问题。 向远春介绍说,重庆正在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着力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其间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企业家有反映问题的渠道。 据了解,此前重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待日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市统战部门和工商联系统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待日制度。重庆市和各区县固定在每周星期二下午通过接待日这样一种活动形式,轮流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重大问题、重大建议、特殊困难的反映,包括严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事关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等,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对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服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及应对措施,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因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而造成的现实困难等。 “接待日制度”规定接待领导包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领导,市工商联驻会领导和区县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县党委统战部部领导,区县工商联驻会领导等;每次接待由统战部或工商联1名领导参加;每月接待日排班安排,提前通过适当方式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公布。接待对象主要是商协会和各类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负责人。 “接待日制度”还就处理程序作了规范,包括接待登记:安排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接待记录,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反映的重大问题、重大建议、特殊困难逐一登记;分类初核:统战部、工商联相关部门对反映的情况(当面答复的除外),分门别类进行初步了解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统战部或工商联领导审定;分别办理: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按相关处理方式分别办理;督促落实:各级统战部、工商联要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出的诉求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根据不同问题明确办理期限,并将最后办理结果及时回复反映人。 “接待日制度”要求重庆市各级统战部门和工商联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感,自觉践行“亲”“清”政商关系,确保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当好调研员、宣传员、协调员,争做民企贴心人;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联动处理机制,全面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做好记录,对重要信息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要发扬“马上就办”的精神,让问题能反映上去,结果能回复下来,切实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解决实际困难。 重庆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雷文睿及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首次接待日活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