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8-07
2018-08-07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75分钟急拍板 让贫困学子有学上

——记哈尔滨市工商联会员的一次“临时”捐款行动

作者: ■吴艳峰本报记者刘洁蒋承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2
    这些天,哈尔滨市工商联扶贫驻村工作队的队长杨立军一直被一件事感动着:由他发起的一次“临时”的捐款行动,不仅帮他解决了工作的难题,更让他感到了他背后那个群体的无私和伟大。
    按照工作分工,哈尔滨市工商联的定点帮扶村是巴彦县洼兴镇清瑞村,为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准确掌握村民的基本情况,今年春天开始,担任哈尔滨市工商联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的杨立军,经常带领两名驻村队员走访入户,进行调查摸底。7月初,杨立军带着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来到村民靳宝林家,靳宝林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工作队之前没少为他们家脱贫的事操心,然而,这一次,杨立军却发现,靳家人的脸上都是愁容。经过耐心的攀谈,靳宝林道出了心中的苦楚:他的孙女靳若男在哈尔滨上大学,暑假要来了,可是孩子下学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如果借不来钱,下学期就不能让她继续读书了。
    杨立军在之前的走访中得知,靳宝林老两口年龄大,儿子去年年末得了肝癌,前些日子刚刚去世,儿媳妇又患类风湿病,常年吃药,行动不便,根本没有劳动能力。以前只知道靳家孙女在上大学,还有个正在念初中的孙子,但面临着没有学费读不起大学的事,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据靳宝林介绍,他的孙女靳若男在哈尔滨远东理工学已经读大二了,一年学费加生活费要两万多块钱,儿子去世后,家里没有了劳动力,也没了收入,孙女的学费生活费一下子成了问题。上半年,懂事的孙女知道家里的情况,每个周末在哈市当家教挣钱,但是杯水车薪,每年的生活费学费,成了拦路虎。“如果孙女不上学,真的不忍心啊,可是家里穷,又能怎么办?”靳宝林失声而泣。
    “你放心,不会让孩子上不起学的。”杨立军做了这样的承诺。
    然而,杨立军的心里却有些打鼓:孩子还有两年才毕业,每年学费生活费要两万多,钱,从哪里来呢?
    当天下午回到驻村工作队的住处,杨立军把自己的难心事通过微信告诉了自己远在哈尔滨的同事。“要不要通过微信群搞个捐助?”有人提议,但是,也有人担心现在通过微信搞爱心捐助的活动太多了,怕效果不好。更有人担心四处散发这样的信息,是不是会增加企业家的负担呢?
    思虑再三,杨立军决定把信息发到哈尔滨市工商联一个特殊的微信群里)——会员企业供需信息群。这是哈尔滨市工商联会员处给会员企业提供的一个相互交流产品信息的平台,建成几年来,一直为会员们相互提供方便。
    信息发出去了。没过五分钟,有人回复了。工商联会员李正鸿只问了一个问题:“现在捐款,还来得及吧?”然后,通过微信转了2000元。
    随后,让杨立军意想不到的是,捐款接龙,源源不断了。
    一小时十五分后,杨立军收到了来自群里27名企业家捐助的23200元。为了保证捐款的有效性,经过工商联领导同意,捐款停止了。
    在工商联工作多年,一直与会员打交道的杨立军,大感意外的是,企业家们的爱心,是如此广博。“没有谁要求他们必须如何,但是在苦难面前他们的爱心,让我们这些工商联干部,太感动了。”
    而对自己的爱心,企业家们的表述是:“咱们省一点,就能成全了一个孩子。”
    而更让他感动的,是这些企业家对待自己的善心的态度——杨立军建议建一个有靳若男和爱心捐款企业家的微信群,让孩子表达对大家的感谢,但是这个建议却被否定了。企业家们一致认为“咱们捐款是为了帮这个孩子,如果让她知道了具体是谁捐了款,其实就是给她制造了一个压力。既然是做好事,就没必要让受帮助者知道。”
    那天晚上,微信群里,企业家的一致意见是:心系贫困学子,用爱心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是企业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他们拜托工商联驻村工作队一定要替他们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品质,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回报家庭、回报家乡、回报祖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要的,就是这些。”
    据介绍,哈尔滨市工商联驻村工作队正针对靳若男制定具体的助学计划,使企业家的捐款落到实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