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7-30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破产托管让“僵尸企业”重获新生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运涛通讯员覃柳苏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17 |
|
|
|
|
|
|
“幸亏有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鼎力协调相助,否则我们公司现在可能早已不存在了!这么多家庭真不知该怎么生活下去……”近日,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采访时,柳州鹿寨金利水泥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朝清对记者感叹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李朝清如此百感交集又如释重负呢?事情还得从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广西柳州鹿寨金利水泥有限公司破产一案说起。 “明星企业”陷入破产绝境 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市拥有众多企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技术落后、产能过剩,或受周期性外部需求冲击,或企业自身经营不善,或因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等原因,在柳州,形成了一批无法再生产经营的“僵尸企业”,柳州鹿寨金利水泥有限公司不幸成了其中一家。 柳州鹿寨金利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21日,注册资本17880万元,员工362人。在西部一个不大的后发展县城,这已算是不小的企业了。鹿寨金利水泥公司主要经营水泥生产、销售,其创立的“通宝”水泥品牌,在当时可谓风靡一时,产销两旺,拥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曾是当地名符其实的“明星企业”。后因市场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企业自2012年起连年亏损,并引发一系列民事诉讼,资产被债权人申请冻结、查封,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和债务危机,于2017年初被迫全面停产。2017年1月16日鹿寨金利水泥公司依法进入破产程序。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出工出力却得不到报酬,最多的时候8个月没拿到工资,家里小孩上学、老人生病都只能到处借钱应付,更不敢提人情脸面的来往了,只能是尽量躲避了。”回忆当时的困境,职工闭耀尚还一脸苦笑。 据介绍,到去年初,企业账户流动资金仅12.5万元,且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前累计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保超过1700万元,职工已经三年没能享受医保,生活陷入低俗,情绪极不稳定。 依法破产托管重燃希望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鹿寨金利水泥公司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后,柳州市中院并不一“破”了之,而是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想方设法积极疏导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尽力拯救企业于水火。 4月18日,柳州市中院指定广西众维律师事务所担任金利水泥的破产管理人,并要求在9月之前托管成功。 广西众维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杰介绍说,企业破产的路径包括清算、重整与和解。在这些路径中,托管是破产管理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一面破产一面生产”。托管的好处包括:让工厂的设备得到运转,从而实现资产保值;稳定市场客户资源;托管期间职工的工资和社保可由托管方兜底保障,利于社会和家庭维稳。 柳州市中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公司清算与破产庭)副庭长孙翔对记者表示,企业破产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对善用者而言,破产只是一种手段,并非唯一目的。在尽力实施的破产重整中,企业既可以由原套班子经营,也可以由破产管理人经营。但在实践中,破产管理人通常没有关于企业生产管理的经验,这时候,通过托管的方式来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借助第三方的经验和资金来对破产企业进行管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托管主要运用于因没有资金或管理混乱而停产的生产型企业,企业的职工、设备和销售网络都在,采用托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的连续性。 对于柳州鹿寨金利水泥有限公司破产一案,柳州市中院就是经过多方调查、分析,最后采取了破产托管的路子。 多方携手企业喜获新生 为达到托管成功,广西众维律师事务所专门组建了一支15人的破产管理人团队,律师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管理人先向政府借款300万元解决职工在破产期间的工资问题,并在鹿寨县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积极与市社保部门协调,最终恢复了职工的医保。职工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后,态度从对立转变为配合,促进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柳州市中院、鹿寨县政府、破产管理人共同努力协调,面对经济向好的大背景,积极寻求重整投资人。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为鹿寨金利水泥寻找精通水泥生产和管理的托管人。经过多次现场考察,多方协商,最终与昌江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达成托管协议。由托管方注入5000万元用作鹿寨金利水泥的设备检修和运营资金。2017年7月24日,托管方正式进驻柳州鹿寨金利水泥有限公司。在此期间,管理人严格审核每一份检修合同和采购合同,并聘请水泥行业的专家对检修合同和采购合同标的价格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在柳州市中院、鹿寨县政府、破产管理和托管人多方携手努力之下,鹿寨金利水泥终于走出了垂死的阴霾,具备了生产和销售水泥的条件,重获新生。 李朝清对记者说:“自从托管方进驻厂里后,我们的企业管理模式有了极大转变,工艺水平也较之前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企业销售日益增长。经历了生死困境的公司,如今已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复产是破产重整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重焕生机的良好机会,”孙翔说,“我们柳州市中院在破产案件审判改革试点工作中,努力探索及实施创新措施,依法妥善处置相关案件,尽力化解矛盾。鹿寨金利水泥公司此次托管复产成功,借鉴了昌江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的先进生产、管理经验,深挖内潜、降本增效,使企业最终摔掉包袱,重焕生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鹿寨金利水泥破产一案是广西首例企业破产期间托管成功案,企业在破产期间通过托管,既稳定了职工情绪,又产生了利润空间,赢得了市场。 “感谢各方的帮助,特别是柳州中院的法官们,他们用法律与情感,给了我们公司新生。现在职工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心工作,生活有了盼头,笑容又回到了脸上。”李朝清说着,眼里充满了感激,还有希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