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7-3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观点摘要 |
|
|
|
|
|
|
1.有声音认为货币“再次放水”。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货币与信用宽松只是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弹性,避免严监管下风险偏好过强带来的信用紧缩。但是,这种弹性依然受制于机构的风险判断与监管要求,并不会出现“大水漫灌”。 2.美国与欧盟达成暂停加征关税的协议,更多是一种姿态性的。美国对准欧盟的贸易之枪并未放下,只是暂时来个缓兵之计,意图捞取更高要价。而且,不排除特朗普随时变脸的可能。 3.P2P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快,尚不成熟,而且每一个新兴行业都会经历一个自我淘汰与净化的过程,才会走向发展与成熟。因此,这一波爆雷会逐步淘汰一些不合规的平台和业务,加速行业洗牌,这也是行业发展过程的必然,之后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4.这次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为的正是让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拥有更大自主权、得到更科学的人才评价和绩效评价、获得更合理的激励和回报,既精准对焦,也具有可操作性。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进一步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决心。 5.个税改革本来就是全面深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背景下,承担着市场对改革“超出预期”的想象。此次税改,突破了此前的历次税改框架,不再局限于起征点之类的技术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结构肌理,要向综合税制的硬骨头发起冲锋。 6.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公开征集了意见,并且已经征集到超12万条意见,那么接下来,就该对这些意见作进一步的处理,使各界意见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在个税法修正案中得以体现。立法部门应以实际行动回应民意关切,而不能让征集来的意见只是一个光鲜亮眼的数字,否则征求意见就走了形式,成了过场。这,正是当前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