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7-18
2018-07-1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矢志做世界品质创世界品牌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作者: ■徐志南本报记者俞凤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277

    翻开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泰”)的供应商名单,国内外的体育用品大牌几乎全部囊括其中:安踏、李宁、特步、361°、匹克、阿迪达斯、斯凯奇、UA、New Balance等……
    作为一家成立仅13年的年轻民营企业,信泰何以成为众多体育用品“大佬”的优质合作伙伴,并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鞋服高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供应商?信泰集团执行董事、总裁许金升说:“这得益于信泰依靠创新,矢志‘做世界品质,创世界品牌’。”
    理念创新
    濒危企业实现华丽转身
    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许金升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淡定、稳重,这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晋江企业家是一个具有拼搏精神、偏爱创业的群体。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中,许金升的父亲创办了机械锻造厂,为厦工等配套供应机械零配件,企业发展稳扎稳打,顺风顺水。
    按照晋江的传统,作为家中长子,许金升在大学毕业后,本该进入父亲的企业,成为一名“企二代”。然而,他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先到某证券公司打工,三年后独自创业,于2005年成立晋江市升泰纺织有限公司,成为当地数千家鞋面料生产企业中的一员。
    “当时正值晋江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经编网布行业快速发展,需求量极大,根本不愁订单。公司的适时切入取得了水涨船高的成功,最高峰时设备多达近200台。”许金升回忆说。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很难持久。果然,2011年,鞋服行业遭受重创,信泰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公司60%以上的设备停止运转,资金链断裂,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如果不是父亲及时注资,企业很可能就倒闭了。”
    生死存亡之后,2011年,许金升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开始思考企业未来的出路。在对大量鞋企进行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许金升发现了他们的共同“痛点”——同质化严重、用工荒严重。“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自然可以获得商机。”许金升告诉记者。
    “以用工荒为例,当时的成品鞋生产者都面临这个问题”,许金升说,制鞋最复杂的就是鞋面的工艺,因为鞋面需要网布、皮革、胶水等多种材料,一家鞋企至少需要五六个材料供应商。一旦鞋面出了问题,厂家便要对其进行拆分,确定到底是哪个供应商的责任,处理起来相当琐碎及耗时。基于方便客户考虑,信泰决定尝试跨界资源整合,变单一的网布供应商为鞋面整体供应商。客户只要将信泰出品的鞋面和鞋底结合起来,一双成品鞋就面世了。此外,这种鞋面的整体供应也大大便利了客户下单采购。“从前客户看到的只是网布产品,对于产品应用到鞋子上的效果只能靠想象,而当我们可以做出完整的鞋面之后,配合制鞋生产线就可以将整双鞋成品做出来,对客户来说感受更清晰、更直观,可以直接下单敲定数目。”
    不出许金升所料,这样的转型迅速见效——信泰立刻从行业内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客户的理想供应商。但许金升并不满足于此,在做材料的同时,信泰还将触角向设计、服务、信息分析和市场调研等方面延伸,变卖产品为卖服务、卖价值和卖解决方案。此外,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信泰还着力朝个性化定制发展。这些探索和实践,正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进步。
    技术创新
    打造产品品类最全名企
    经编网布、纬编网布、梭织网布、飞织网布、3D网布、4D网布,只要是客户需要的鞋面材料,在信泰完全可以实现“一站式”购齐,这么全面的产品品类在同行中并不多见。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科技小巨人、福建省名牌产品”……信泰几乎拿下了技术创新方面的所有省级荣誉,这在同行中实属少见。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信泰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许金升说。
    许金升坦言,在转型之初,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谈技术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困难很多,但信泰从未退缩。2012年,怀揣“偷师”的心态,信泰首次走出国门,组织研发人员到美国参展,此后又到处考察和调研,将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优秀的技术成果带回公司,通过吸收、借鉴、再创造,形成自己的产品。“短短两年多,信泰就后来居上,在创新研发上颇有建树,成为韩国、台湾多家知名供应商学习参观的对象。”
    设备改造是许金升颇引以为豪的又一创新之作。他告诉记者,2011年,为了实现整张鞋面的生产,信泰充分利用闲置设备开展技术改造,将普通的经编机改造成“贾卡提花经编机”。“这在国内尚属首例。与直接购买德国同类设备相比,自主改造为信泰节约了近亿元成本,该技术成果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奖励。依托改造后的设备,信泰的网布更加轻盈、舒适、透气,迅速赢得市场的青睐,如今已是美国知名运动休闲品牌斯凯奇的国内最大供应商。”许金升自豪地说,信泰还是行业内首个实现从单贾卡技术到双贾卡技术提升的企业。这一技术使得不同材料组成的鞋面从原来只能做出一种颜色变成可以做出不同颜色。利用这一技术,信泰与New Balance合作设计了一款鞋子,荣获2016年度全美跑鞋大奖。
    技术创新意味着巨额的投入。在此方面,许金升毫不吝惜。他告诉记者,包括广东的分公司和越南的生产基地在内,信泰的员工总数不到2000人,这之中,研发团队的员工占比超过10%。信泰的年销售额在10亿元左右,用于创新的经费约占6%。“无论是人员的配置,还是经费的投入,信泰在晋江同行中应该是做得最好的,在国内同行中也算是比较靠前的。”
    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科研团队的同时,信泰还在晋江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先后与武汉纺织工业大学开展经编技术研发,与西安工程大学携手设备改进。与此同时,在广东、美国设立分公司和研发中心,吸引了一大批业内科研创新型人才加盟。
    从“偷师”起步,信泰的技术创新之路越走越自信,目前拥有各类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依托这些专利,信泰“做世界品质,创世界品牌”的基础正不断得到夯实。
    管理创新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再过三个月,作为信泰管理创新的力作——信泰大数据智慧工厂就将投入使用。在这里,研发大数据、生产大数据、销售大数据一应俱全,将助力信泰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管理创新是许金升“三大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念、技术创新并驾齐驱。得益于这样的强力推动,信泰成为最早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之一。近年来,集团大力推进IT精益生产和ERP企业资源管理,从生产、技术、研发、销售等四个方面建立大数据平台,不断完善数据化建设,实现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服务化。
    许金升告诉记者,“制造业+大数据”将改变未来的商业模式,企业掌握的数据越准确,定位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就会越清晰。为此,信泰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大数据智慧工厂,贯穿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致力探索和实践“工业4.0”。
    许金升介绍,在研发环节,信泰研发出了360度旋转展示技术,客户通过系统点击喜欢的款式,观察效果、了解参数。通过数据库,研发团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客户感兴趣的款式或元素,对市场做出更精准更迅速的预判。在生产环节,信泰所有设备都留出端口,与企业的信息化项目无缝连接,通过后台的LED屏就能知晓每台设备的各项数据,管理者可以清楚地看见订单的进展,从原材料入库到生产,再到质检入库以及包装出厂,每个环节都可一览无遗。在销售环节,信泰对所有客户的订单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了解客户喜欢的产品类型、时尚元素、主要色调等,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供客户挑选,提升中单率。
“成功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平常心,以工匠精神一点一滴推动创新,依托核心竞争力构筑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支撑。这正是信泰得以破茧重生、持续领先的原因所在。未来,信泰还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推进创新,以此为依托,成就世界级品质,塑造世界级品牌。”许金升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