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6-13
2018-06-13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解决三农问题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8

    近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审议,乡村振兴话题备受媒体关注并热议。
    谈到乡村振兴,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什么?所谓乡村振兴,一是离不开人,即农民或新型农民;二是离不开土地与产业,即农业及相关产业等;三是离不开农村的环境与文化建设。可见,乡村振兴的本质,仍然是更好地解决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甚至是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陈锡文近日指出,解决“三农”问题要靠城镇化,但不能只靠城镇化。认为只要让农民都进了城,“三农”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样的看法不符合我国的实际。美国人口3.2亿,不足我国的零头;日本人口1.2亿,不足我国的十分之一。即便我国乡村人口比重降到30%以下,但乡村人口总量仍将达到几亿人。因此农村发展除了借助外力之外,还必须发挥自身内在的活力。如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解决更多农民就业问题、农民返乡创业等等,都是积极的方式。
    据最新消息,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20亿元,分层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对于乡村振兴与三农话题,笔者一直关注,十几年前就这一话题采访有关专家学者代表与委员,并撰文“工业化进程的必经阶段——学者企业家探析‘三农’问题深层次原因”。
    时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的学者房宁在当时指出,“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城乡差别问题,而城乡差别本质上是一个马太效应现象。马太效应就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资本运行有其客观规律,某个地区资本周转率越高、利润率越高,资本就往哪个地方集中,反过来一些地方资本周转慢,利润率低,就无法吸引资本。城乡差别问题就与之有关。农村资本利润率低,所以农民、农业、农村积累一点钱,也会被工业、商业等吸走,所以城乡差别就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是全世界工业化的一个规律。房宁强调,从经济规律理性看待“三农”问题,既要看到“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同时也应看到“三农”问题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性的问题。
    事实上各国工业化之后,都存在“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振兴问题。据了解,英国实行工业化之后,农村凋敝,当时主要措施是从印度进口粮食并转移人口,如澳大利亚就是当时英国流民的流放地。美国农业在二战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60年代农业物理革命,实现机械化生产;70年代化学革命,使用农药、化肥,提倡化学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80年代生物革命,提倡生物农业,包括优良品种、减少农药的使用量;90年代生态农业,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平衡。现在发达国家主要是以工补农,同时利用全球化的市场。
    日本也不例外,上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历了剧烈的城市化,年轻力壮的农村人口被城市吸走,村子只剩下老幼病弱,政府招商引资,工厂污染,垃圾包围。但现在的日本乡村似乎已近“世外桃源”。
    可见,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问题,因此乡村振兴问题也不是一个孤立封闭性的话题。农业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正面这些话题,农村凋敝,百业凋零,这应该是值得预警的画面。
    当前国家将乡村振兴提到战略性的高度。城乡一体化发展也被专家学者普遍呼吁。事实上,以工补农、反哺三农也是国际上普遍经济产业发展规律,值得借鉴。与此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当下产业融合的新趋势,都给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机遇,国外以及国内发达地区对当地产业、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家乡重建的经验也是值得学习的。
    有观点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文化命题。上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就提到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是本,都市是末,乡村原来就是人类的家园。的确,乡村振兴的本质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解决“三农”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文化回归新生与重新树人的问题。从经济与文化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中国的“三农”问题,来推进乡村振兴,或许将会产生新的思路与创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