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6-08
2018-06-0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从销售渠道遏制“疯狂电动车”

作者: ■新景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22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工商局表示,将严查仍在违规销售电动车的商户,情节严重的将被吊销营业执照。《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草案)》二审稿中也明确了上路要求,拟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北京这一轮电动车整治行动,力度之大,规定之严,确实罕见。这表明,这些年来违规电动车横冲直撞,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以及多年来屡治不愈、民众多有不满的状况,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电动自行车为什么越开越快、近乎失序?相关技术规范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尚无一个国家层面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标准,这也导致各地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缺乏依据,时松时紧,没有一个确定性的制度约束。而电动自行车也就多年来一直在“机动车”和“人力自行车”之间模糊不清、摇摆不定。
    此外,也与不少商家为了招徕顾客而私自为车辆调速有关。据新京报记者暗访发现,店老板仅用10秒就可以完成电动车调速。很多电动车在生产和销售中,根本就没有安装限速装置。还有,由于种种原因,尽管有关部门屡屡限速,但路面上鲜有按规矩行驶的电动车。以外卖小哥为例,一直以来,尽管有数据表明,每年都有交通惨剧发生,但就是慢不下来。
    此次北京市出手施策,直指违规电动车诸般要害,一方面,根据《草案》二审稿从生产、销售、上路等多个环节入手,预将实施全链条治理,封堵了所有可能的漏洞,因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也让公众对此充满信心。比如在上路方面,不仅拟规定限速15公里,也将采取电动车行驶证制、号牌制等等同于机动车的管理措施,堪称史上最严。
    另一方面,执法环节也加强力度,注重从销售渠道入手,等于扭住了电动车违规运行的关键环节。而在“逐出市场”的罚则震慑下,这些经销企业想必会衡量得失,不至于继续无视相关规定而自行其是。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源头治理。
    立法与执法结合,治理好“疯狂电动车”将不是难事。除此之外,也还需采取常态化的巡查治理制度,就像对机动车那样,将纳入规范管理的所有电动车及驾驶人纳入管理视野,规范骑行行为。
    这其中,尤其需要强化老年代步车的管理。事实上,老年代步车已经成为当下威胁城市交通安全的突出隐患,被人称为交通事故“火药桶”。相关数据显示,多年来,其引发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一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许多市民可能都在期盼,通过有力的措施,遏制“火药桶”再“发力”,让其不再成为拉客的黑车、不再进入高速路,而回到其本来的“定位”之上。
    期待北京市的治理努力取得显著效果,这不仅会为本市民众带来福祉,也会为全国其他城市的治理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