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5-30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创新人才制度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 |
|
作者:
■李继凯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69 |
|
|
|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近一个阶段以来,无论从创新之都深圳,到潜力之地合肥、武汉,还是待发展区域天津与济南,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人才争夺大战”:从放宽落户政策,到安家补贴,到创业支持,各类引才举措、招才政策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类政策、层出不穷。从正在热闹上演、精彩纷呈的全国人才大战中可以看出:人才是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 当前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和强国梦的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加强人才建设,以历史为鉴,以现实为基,做到慧眼识才,精准选才,科学用才,合理育才,助才成材。各地在人才培养与使用过程中,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选拔、管理体系,更要通过创新人才制度,做好对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形成“人才洼地”,汇天下之英才,打造以人才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不仅充分发挥人才振兴区域经济的核心作用,也要创造利于人才成长、成材的科学机制。 从当前我国发展现实来看,只有建立起一支具有崇高理想、时代担当、德才兼备、精干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时代重任,也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对地区发展来说,只有吸引聚集一批高端的创新人才,才能支撑起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打造未来竞争优势。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要从“识才观、选才观、用才观”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首先,要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观。树立准确识才观。大胆创新与拓展对人才的认识。形成诸如“技高术专能实用即人才、才智超群有建设性即人才、观念创新可实践即人才、艺高擅运用显实效即人才、善协调管理调配要素促发展即人才”等多角度、多方式的人才共识。 其次,不仅在“识才观”要创新认识,更要在“选才观”进行大胆突破。要形成“选才不惟学历高低、选才不论资排辈、选才不讲出自何处、选才不以喜好亲疏、选才不用众查多考”的科学选才制度。不以学历论高低,不以出身论英雄,晋升不论资辈,选拔不论个人喜好,用才不论自亲疏,这样才能让一些人才脱颖而出,也才能使人才尽其力尽其能。 此外,建立创新、宽容、灵活的使用人才制度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人才重在使用,也就是说人才只有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发挥其作用。笔者认为,不论是各地正在进行的“人才争夺大战”,还是国家整体人才工作,都必要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进行创新。树立正确科学的人才使用观。坚决要避免一方面想方设法吸引人才,一方面又用条条框框限制人才的发展。人才使用既要杜绝“叶公好龙”现象,又要根除“能者抢位”的“人才恐惧症”在人才使用上,不能束手束脚不放手,也不能怕错多虑不放权,更不可嫉贤妒能怕抢了位置,也不能拉帮结派培植自己势力。只有形成开放、创新、宽容、灵活、务实的人才使用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发展支撑作用。 针对目前人才选拔方式存在的问题,应该在现有人才制度基础上,加快推进人才选拔和平等竞争机制建设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公平公正选人才”;要“机制灵活选人才”要实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为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 人才不是仅看学历、资历,而是要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并以实践、社会和市场作为检验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开发值,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不仅需要人才自身拥有核心竞争力,也需要人才的选拔、任用者深谙用人之道。 (作者系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副院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