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5-3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争夺人才先要搞清人才结构 |
|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95 |
|
|
|
|
|
|
近日天津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一天30万人下载“天津APP”申请落户、众人半夜排队申请的新闻颇吸引眼球。媒体称,城市人才争夺战正加剧。 据统计,约有24个省市出台人才新政,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目前,落户已成各地人才新政的标配。如西安市承诺“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今年西安落户人数已达40余万人,已超去年全年数据。此外,补贴、购房优惠也是各地人才新政的重点。本周武汉市正式出台《武汉市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供给与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大学毕业生安居房将享受八折优惠。南京、南昌、郑州、沈阳等地均有针对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不同等级的生活补助,最高在每月1500元左右。南昌还提出,在工业园区企业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南昌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购房补贴。 户籍管理松动无疑利好楼市,故有观点认为,人才争夺说到底还是人口争夺,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松松绑。据了解,房地产行业税费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在40%以上,经历了一年多“限售、限购、限价”调控后,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增大,降低落户门槛、导入人口、扩大潜在购房人群、带动地产销量,或会成为地方政府短期利益驱动之根本。 但仅仅将人才争夺定义为人口争夺以提振楼市,却是值得商榷的。以南京为例,南京今年发布了《南京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南京面临的挑战首先就是“人口结构压力增加”与“人力资本面临结构性短缺”。 “人口结构压力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但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却双双攀升,人口抚养负担日益加重,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参与率降低,传统的人口红利已在逐渐消减。传统人口红利消减、人口结构压力增加,这一问题无疑是很多城市都或多或少会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不得不面临的重大问题。 有分析认为,“人才争夺战”与人口形势的变化关系密切。专家指出,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滑后,人口红利开始下降,从去年到今年则可能正是经济活动人口开始下降的拐点。而当前日趋升温的人才争夺战,就发生在经济活动人口下滑的拐点。可见,随着人口红利下降,人才争夺甚至人口争夺或将成为常态,与放开户籍制度一样,或将成为大势所趋。 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才争夺战与人口红利下降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人才争夺战也是经济结构转型时人才先行的一个表象。8年前,笔者曾撰文《经济结构调整须先转型升级人才结构》。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调整的不仅是经济结构,更是人才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的不仅是企业或产业,更是那些流动的、有着就业潜力的人们。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首先伴随着人才结构的调整。 人才不仅是各城市之间争夺的资源,更是各国之间争夺的资源。不仅人口萎缩城市萧条,而且人才匮乏经济放缓。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相比资本与土地,人才永远是相对稀缺宝贵的。各国、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最后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南京市政府提出的“人力资本面临结构性短缺”问题,也是各国、各地区、各城市终将面临的根本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产业的不断升级,人才不仅是国内城市竞争之间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普遍问题。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对人才的争夺,将是大势所趋。最新研究表示,全球人才危机的警钟已敲响,迫在眉睫的技能型劳动力短缺,无论对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预计到2030年,技能型劳动力将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全球将面临8520万人以上的人才缺口。届时人才短缺或将导致全球收入损失每年高达8.45万亿美元。 目前,各地上演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细化为大学生争夺战。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数据再创历史新高。各地留住人才的各类优惠政策,对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极大利好。但笔者认为,争夺并非解决人才问题的根本举措。一直以来,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善用人才、留住人才都是相辅相成的。说到底,争夺人才短期可以依赖各种优惠政策,比如给户口、给补贴甚至给住房等利益激励,但长期来看,还是需要建设经营好营商环境与社会生活环境,比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甚至城市自然环境等配套措施。因此,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但各地仍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人才培育以及用人机制,或将是理想的善用并吸引人才之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尊重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社会进步,但一个城市的人才结构如何协调才是科学有效的,或许还需潜心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