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5-11
2018-05-11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潜藏风险乱象丛生

网贷监管面临加码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45
    网贷行业乱象屡禁不止,贪婪侥幸者趁金融监管改革滞后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能力不足之机,利用广大投资人追求高收益的心理,大肆宣传、疯狂扩张。网贷平台只有加紧整改,消化问题,严格遵守法律规则,才是正确的路径。投资人对网贷平台应该避免盲目乐观,谨慎对待自己的钱包。
    据媒体最新消息,本周中融民信(民信贷)北京总部被查封,北京经侦部门已经介入;上海公司也被调查,公司相关高管被带走。
    在中融民信被调查之前,网贷行业就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雷”,其中以善林金融影响最大。这家号称“大而不倒”的财富管理集团最终暴露了庞氏骗局本质,而其涉嫌违法的类型较e租宝有过之而无不及。
    爆雷绝非偶然
    记者了解到,早在其总部被经侦查封之前,就有投资人爆料中融民信回款不正常,到期资金也出现了逾期。有投资人表示,中融民信不良资产的实际资金数额不止此前流传的1.5亿元,线上线下加起来可能有6亿多元。
    事实上,之前就有人爆料称中融民信回款不正常。对此,中融民信在4月下发了回款方案通知,并称由于部分借款人未及时还款,导致近期部分到期资金出现逾期情况,针对未能及时回款的客户,从2018年5月起,每月25日进行回款操作,分六次结清。
    据中融民信线上平台民信贷网站信息披露,平台累计交易金额为68.26亿元,累计交易笔数108.62万笔,待偿金额2.28亿元。不过,除了线上平台,中融民信在天津、福州、沈阳、乌鲁木齐、上海、温州等地均有线下门店,也有部分投资人表示自己是通过线下门店的业务员购买的理财产品。
    两年前,当时的中融民信高管曾公开表示,“线上线下累计成交规模102亿元,其中线上平台资金规模为30亿元,财富中心资金流入为70亿元左右”。他还表示,民信旗下资金端财富管理门店共计39家,未来将以财富管理业务为主,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融民信分公司与客户签订的《个人出借与咨询服务协议》是三方协议,甲方为出借人,乙方为中融民信,丙方为民信阿里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信阿里”),并通过POS机刷卡来吸收投资人资金。在济南,这两家公司实为一家,前者负责筹措资金,后者负责对外放款。
    有线下门店业务员表示,不仅自己投了自家公司,家人、朋友也投了不少,还有投五六百万元的客户;另外一名投资人告诉记者,他朋友也在这家公司投了一百多万元。以此看来,中融民信线下资产规模并不少,但具体数额目前还不得而知。
    中融民信北京总部辖区三里屯派出所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北京经侦部门已经介入开始调查,但目前案件还没有定性,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
    善林金融的覆灭
    据上海浦东警方的通报,2018年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已依法立案侦查。目前,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善林金融的覆灭不那么令人意外,这家平台在过去几年负面新闻不断,2015年,两次被上海工商部门处罚;2016年,遭员工举报自融、挪用资金、巨额亏损。2017年,分公司被武汉市列入“打非行动清理名单”,威海分公司涉嫌违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被暂停经营活动。同时这家平台分支机构多达658家,还对外投资了14家机构。纷繁芜杂的架构让这家平台显得十分不透明,也十分危险。
    与此同时,这家平台爆雷又有些突然。进入监管周期以来,善林金融的确在整改,线上平台上线存管,逐渐撤销线下理财业务。看起来平台有相当的积极性参与合规,坊间还有传闻称其线上平台可以第二批备案。相信大部分人没有预料这家平台会突然出问题。
    在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善林金融的覆灭告诉我们,没有平台可以侥幸过关,一切背书都不能说明平台绝对安全。平台无论是在积极备案还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资质,都不能代表这家平台的安全性。
    当下网贷行业,几乎所有平台都把备案当做最主要任务,很多平台会认为,备案代表着“牌照”,代表着“上岸”。的确,能够备案才能够继续开展业务,这道门槛是必须要过的。但这并不能把备案跟平台的安全性划上等号。
    也就是说,无论是银行存管还是等保三级,还是ICP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这些都不是平台的背书,都不能代表着绝对的安全。即便线上理财平台上线了银行存管,但仍然不能避免出问题。存管只是最大限度防止平台随意动用投资人的资金,在爆发黑天鹅事件后,能够尽可能降低投资者的损失,但无法完全防止问题平台出现。同样,备案资质也只是保证平台在短期内达到了合规的要求,但长期来看,备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平台始终会在约束之下,一旦越过红线,监管的大棒依然会打过来。
    对投资者来说,当下阶段,一定不要被平台在资质上的宣传干扰。应该透过现象看到平台的本质,平台的关键还是风控技术,信息透明度,坏账率等等。
偷漏税成为行业潜在风险点
    善林金融以大手笔广告宣传闻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善林金融“所有员工工资及提成,均未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按全额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存在严重偷税漏税行为”。
    一边疯狂烧钱打广告,一边偷税漏税,这样的问题平台似曾相识。根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2011年-2014年的中宝投资非法集资案,涉及金额10亿,法人被判刑15年,连续三年几乎都是纳税零申报,存在严重的偷漏税行为。
    目前,网贷行业偷漏税问题已经成为被忽视的潜在风险点。
    我国法律对于偷漏税的处罚十分严厉,严重的会导致平台停摆、责任人被绳之以法。然而现实是,平台缴税情况十分混乱。
    偷漏税不仅仅出现在善林金融这种庞氏平台上。中国互金协会信息登记平台上会员平台公开的财务审计报告显示,多家平台年缴税仅千元。这并不是因为企业亏损而少缴税,平台收取居间服务费所形成的流转税与成交量正相关,而这些平台缴税与成交数据不成正比。
    互联网金融税收法律制度的缺位与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互联网金融基于线上运营的特点与传统金融存在不少差异,以传统金融交易模式确立的税收征管制度和征管手段难以完全有效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中存在对部分企业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平台偷漏税问题被庞氏骗局等严重得多的道德风险所掩盖。
    网贷行业乱象屡禁不止,贪婪侥幸者趁金融监管改革滞后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能力不足之机,利用广大投资人追求高收益的心理,大肆宣传、疯狂扩张。从善林金融的案例来看,网贷平台的偷漏税行为,是其违法风险暴露的重要先兆。
    善林金融的爆雷预示着,任何问题平台都不可能侥幸逃脱。善林金融也许不是最后一个爆雷的大平台,只有加紧整改,消化问题,严格遵守法律规则,才是正确的路径。投资人对网贷平台应该避免盲目乐观,谨慎对待自己的钱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