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5-09
2018-05-09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浙黔两省书记对话东西部协作扶贫

力度很大 作风很实 效果很好

作者: ■本报记者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33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服,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在浙商的带领下,长毛兔养殖让黔西南州普安县红星村摆脱贫困。
    5月4日上午,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车俊带队到贵州考察与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孙志刚座谈时就东西部协作扶贫展开了一场对话。座谈会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主持。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服,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车俊说:“当看到黔西南州普安县红星村在浙商的带领下通过养殖长毛兔脱贫,让人感到欣慰。一路走访考察了解情况后,增强了我对扶贫的再认识的同时更加坚定了信心。”
    “1996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的对口帮扶力度很大、作风很实、效果很好。”孙志刚说:“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贵州仍然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仍然是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大历史性机遇。”他希望,浙江一如既往支持贵州扶贫攻坚,不断拓展合作的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共同打造东西部扶贫升级版。
    “对口帮扶交给杭州、宁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充分信任。”车俊说到,下一步,浙江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举措在精准扶贫、精准推进、精准路径方面进一步下功夫,认真做好浙黔两省扶贫的各项工作。担起责任,举全省之力系统打好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的脱贫攻坚。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负起对口帮扶的政治责任。
    孙志刚认为,浙江与贵州两省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两省应进一步加强各层次的交流协作,坚持高层对接交流机制,在深化市州、区县之间对口帮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的结队帮扶。他表示,贵州省省直相关单位将积极主动的与浙江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他希望,浙江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帮扶工作;进一步支持贵州农产品进入浙江;进一步鼓励更多的浙商到贵州发展。
    车俊表示,浙江将加强与贵州各界的协作,共同加强扶贫协作信息采集和统计,共同建立完善对口帮扶定期的联席会长制度,推动各项帮扶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把所需与所用、输血与造血、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口帮扶的针对性。重点加强人才支持力度、加大劳务协作、加大企业合作和社会帮扶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对口帮扶中来,完善社会参与方式。与此同时,将以对口帮扶为契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重点加强旅游、信息、文化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全面提升两省特色产业。
    据了解,浙江省委省政府已明确进一步加强对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的资金帮扶,以每个县年度帮扶资金2500万元计算,今年将对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分别安排4亿元、2亿元帮扶资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