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3-2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浔龙河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
|
作者:
■本报记者童芬芬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02 |
|
|
|
|
|
|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及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各地要怎样推动这一战略落地?有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 在近日由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主办的“2018中国首届乡村振兴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指出,长沙浔龙河项目是都市近郊型乡村振兴的全国示范引领性项目,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千企千镇工程”,进一步剖析“浔龙河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其好的经验、做法。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2009年前,浔龙河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在“归来雁”企业家柳中辉的牵头和带领下,一场振兴浔龙河的行动悄然打起。经过8年多的发展,如今的浔龙河村已是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其实践和探索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一个农村“样板”,为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了可复制的核心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柳中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的打造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按照耕地每亩600斤谷、林地每亩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每亩200斤谷的标准,按当年国家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租金,实现“寸寸土地长稻谷”。 二是以党建为引领,对乡村资源、乡村文明、治理结构进行重构和提质。通过推动土地集中流转、环境集中治理、村民集中居住的“三集中”,实现村民的就地城镇化;并通过土地改革和混合运营,发展生态、文化、教育、旅游、康养五大产业。 三是以永久性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增加村民财产性收益。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村民实行集中居住,并可用宅基地永久使用权置换集中居住区新房。 四是以集体土地收益权保障村民长效增收。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商场、民营学校、医院、加油站、文体中心等可经营项目和旅游项目的运营,其获得的股份收益由村民按土地合作社中的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实现村民长效增收。 五是提供就业岗位和岗前培训,实现劳动力升级。进行产业规划时,充分考虑了浔龙河村劳动力资源的适应性,成立统一就业服务中心,为村民就业提供培训、指导、安置。 柳中辉告诉记者,当前,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项目引进了棕榈股份、湖南浔龙河投资控股、绿地集团、星光集团、国家大剧院等国有、民营企业,形成了“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教育产业为核心、旅游产业为抓手、康养产业为配套”的产业格局。 此外,记者在会上还了解到,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将于6月16日在北京举办“2018年中国首届乡村振兴大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