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3-20
2018-03-20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河北遵化清东陵:

打响景区环境提升“攻坚战”

作者: ■本报记者童芬芬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0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北省遵化市开启了用绿色思维改写矿山历史的“决择之战”,以打造全域旅游来突围发展之路,破解当地发展难题。
    “当前,遵化来到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拐点,迫切需要树立一个标杆来衡量跳跃高度,这个标杆无疑就是清东陵。”在近日举行的“深度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暨全面提升清东陵景区环境誓师大会”上,遵化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清东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是遵化旅游的龙头。但由于历史原因,景区与村庄混合并存,致使景区周边的村庄、河道、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治理。
    为达到通过点的突破活跃全局的目的,也为更好地提升清东陵景区的生态环境、基础配套、服务软实力,为广大旅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遵化市打响了全域旅游品质提升“第一枪”,将清东陵景区周边30个村纳入整治范围,全面提升景区环境。
    但这场环境整治“风暴”要想开好局,并打赢这场攻坚任务,遵化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清东陵景区旅游环境整治提升,需要遵化市勇于自我革新、主动揭短亮丑,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来抓环境治理难题。”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清东陵保护区80平方公里,面大点多、景区与村庄交错的特点,遵化市将以“全域游标准”狠抓“强治、强管、强建”,探索一条独特的“大景区”环境综合整治路径。
    祛除“浓妆艳抹”,让清东陵“素面迎客、还其自然”,核心景区要消除村庄内的一切养殖污染,村容村貌、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要实现“美、洁、畅”,能够达到“一步一景观”的要求等。
    “提升环境,既要看面子,更要注重里子。”上述负责人说,在提高生态环境的同时,遵化市还将强力推进清东陵景区西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增设客运站点和红绿灯,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清理旅游路沿线的流动摊点,推动景区周边农家乐、采摘园、宾馆、饭店挂星升级,使之与清东陵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的称号相协调。
    清东陵景区环境提升是“攻坚战”,也是“突破战”,事关遵化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成败。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此次环境提升工作顺利完成,该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层层立“军令状”,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组织号召景区周边5万余名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提升;成立5个督导组,按分工、按标准、按时限,采取巡查、暗访等方式进行督查,按个销号,工作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并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实际上,清东陵景区提标,是遵化加强生态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11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遵化市相继开展了打击非法采砂、网箱治理、绿化攻坚、一区三边整治、铁选矿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绿水青山的“素颜”越发靓丽多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