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3-20
2018-03-20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薛方全的慈善之路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355
    "在多年的企业发展实践中,我深深地懂得:在帮助他人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并因他人的提升,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获得了更多进步的机遇和希望。社会给了我很多的荣誉,我们的企业也在一天天发展壮大。我们一定会将'慈善无界、爱心奉献、关注民生'的火炬传递下去。"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贫困地区走出去的商人薛方全深刻地诠释了这句古话。他年轻时在河北当过铁道兵,从部队转业后当了代课教师。在壁山瓷厂里丰富了经营经验并且锻炼了胆识,而后借钱创立壁山液化气供应站,一周内赚了60多万元,从此游刃于商海。
    经过几年打拼的薛方全成立了重庆民生燃气有限公司,兢兢业业的他忙于天然气事业的同时从未放弃过做好事,将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二十余年,水滴石穿,薛方全用行动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
    创业艰难硕果累累
    机缘巧合,敏锐的薛方全走上了创业路。1991年,大城市千家万户都已用上了天然气,而在薛方全的老家做饭依然靠烧煤。儿时肩挑背磨的记忆让薛方全的生意方向逐渐明晰:开一家小店,卖罐装液化气。他用自己做生意攒下的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2.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租下一个当街店面后,剩下的钱就只够买几个气罐了。没有营业执照,他只能挂靠在当地一家政府办的企业。没有多余的周转资金,薛方全惟一管用的就是自己做小生意时得来的良好信誉——供货方和运输方都同意先做买卖后付款。让薛方全万分惊喜的是,罐装液化气店正常运行一个星期后就给他带来一个天文数字般的营业额——60万!1996年,薛方全成立了民生燃气公司,注册资金300万。从此,薛方全开始了单打独斗的创业生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公司在薛方全的勤勉下从艰难迈向稳定。当年,他的集团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薛方全有一个“双百”梦想——百年民生、百亿民生。按照薛方全的规划,2010年,他的世纪民生集团实现年销售收入45亿元,到2015年,目标提升到百亿元。他相信,只要稳中求进,这个梦想是能够实现的。怎样才能稳中求进?薛方全的理解是,除了企业自身壮大,还应该善待员工、回报社会。世纪民生现拥有1200多名员工,其中700多人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薛方全为所有员工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团结协作,促进企业发展。”薛方全说。
    2002年,薛方全出任重庆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此后又任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重庆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重庆慈善总会副会长、重庆市人大代表……各种社会职务在身,让他的创业目标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养家糊口变为担负社会责任。一心记挂民生的他由此踏上了慈善的道路。
    探索爱传万家的慈善之路
    “钱多了能做什么?我想就是体现社会价值。钱,不能买来快乐,但慈善可以带来快乐。每次我去曾经捐助的山村学校看那些孩子读书,就有一种成就感。这不是挣100万元能带来的。”薛方全说。
    在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方面,能源大咖薛方全从不吝啬,是重庆“千万级”捐赠的第一人。有媒体估算,在过去20多年间,企业及个人捐赠用于慈善的现金超过1.7亿元,平均每天的捐赠额超过2万元。
    尽管捐赠的现金数额不菲,然而薛方全却是一个严格自律的人,生活简单朴素,一切井井有条。二十年如一日,他坚持5点起床,6点半上班,起早贪黑地工作。
    这源于他的少年时光。1955年,薛方全出生在璧山区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乡房屋低矮,屋脊破损,经常漏雨;道路泥泞,交通十分不便。他从小就学会了插秧、种谷、犁田等农活。1976年,他毅然从军。正是这一段艰辛的经历铸就了薛方全吃苦耐劳、意志坚定的个性。而在进入能源领域后,薛方全又凭着踏实、勤奋、诚信获得了成功。
    因为了解,所以懂得,薛方全清楚贫困的滋味,也因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爱心之路。
    “我9岁开始挑煤砍柴,知道贫穷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而民生能源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改革开放和重庆直辖提供的发展机遇,感恩的同时我也坚信,先富起来的人有责任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访谈过程中,问及为何热衷于慈善公益事业,薛方全表示,这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公司发展历程有着很大关系。
    工作虽然繁忙,然而薛方全做慈善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以身作则,事事躬行,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薛方全曾说:“百善孝为先,真情满人间!”2008年,父亲80大寿那天,他邀请了上万名乡亲免费吃寿宴。仅在那天,他发给乡下几十名五保户和80岁以上老人的红包就有好几万元。这只是他坚持慈善公益事业的一个小片段。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贫苦艰辛的童年生活在我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烙印,也激发了我帮助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赤诚之心。民营企业家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而我们的成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巨大支持。帮助贫困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民营企业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联性,对农村进行反哺和回馈。”薛方全感慨道。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2007年,在薛方全的倡议下,公司出资6000万元建立了“民生思源慈善基金”,本着致富思源的朴素理念,致力于在助学和扶贫济困方面探索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
    “6000万元作为本金,其每年产生的收益全部用于捐赠,且金额不低于300万元。”薛方全说,未来还将拿出更多的钱成立基金,让设立基金的捐赠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带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信念,20多年来,薛方全累计为中小学建设以及教育相关事业捐赠了2000多万。而他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
    前些年,湖北恩施有一对品学兼优的姐弟由于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薛方全知道后就承担了姐弟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让他们安心学习。如今,姐姐武汉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清华大学读博士,弟弟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工作。“逢年过节,他们姐弟俩都会来看我,聊聊家常,说说工作学习情况。”
    薛方全觉得,看见这些寒门学子实现梦想学有所成,最终成为国家栋梁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也充分实现了他所从事的慈善事业的价值。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应该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民心工程及其他社会慈善事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关心民生、关注民生,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本应该大力弘扬和传递的正能量。”薛方全如是表白。
    在家乡璧山区,薛方全投入了巨资在卫寺村开垦荒山、修筑道路,建成了近4000亩良种培育、规模化种植的正兴蜜柚示范基地,带动家乡800余户农户大力发展种植业。由此,他每年为农户增收100万元以上,解决农民就业3000人。
    为激励学子,薛方全还曾作过一篇《思源赋》:“幸今日改革开放,前程似锦。感昔生不逢时,叹今用时恨少,仰盼人才之辈出,故捐出百万,襄赞教育,以期后生珍惜寸阴,励志勤学,成为栋梁,回报家乡,报效祖国。”
    如今,这篇《思源赋》也被镌刻于璧山区正兴小学里,成为了这所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正是由于薛方全努力地回馈家乡,乡民生活日益变好,学子们才能摆脱基本的生存问题转而实现为国贡献的理想。
    在民生能源集团的陈列室里,一本本捐赠证书、一个个捐赠数字、一座座捐赠奖杯,记录着薛方全的慈善经历。慈善在薛方全的脑海里,早已生根发芽,成为他毕生追求的事业。
    面对自己付出的一切和收获的荣誉,薛方全谦虚地表示,他只是尽自己所能,做了一个企业家应该做的事情。“在多年的企业发展实践中,我深深地懂得:在帮助他人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并因他人的提升,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获得了更多进步的机遇和希望。社会给了我很多的荣誉,我们的企业也在一天天发展壮大。我们一定会将‘慈善无界、爱心奉献、关注民生’的火炬传递下去。”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