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3-20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授人以渔转变被动意识 长远规划注重利益双赢 互助互爱给予帮扶救助 |
云南省工商联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 |
|
作者:
■吴雪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232 |
|
|
|
|
|
|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贫困人口数量居中国第二位、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居中国第一位,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全国精准扶贫十大品牌之一,自2015年启动以来,云南省工商联积极响应,2016年11月提出了2000家民营企业帮扶2000个贫困村的目标,并向广大民营企业、商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倡议书;2017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年度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努力,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云南发展模式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实效。 授人以渔转变被动意识 云南有国家扶贫攻坚县88个,贫困地积弱积贫,很多贫困户“脱贫”意识薄弱。 云南省工商联在扶贫工作伊始就认识到扶贫不仅是帮助当地群众提高收入水平,更要帮助村民摒弃“等”“靠”“要”等传统意识,主动寻求自身发展。2016年以来,云南省工商联不断加强智力扶贫,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帮扶企业、商(协)会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项目扶持、技能扶持等多种形式,引导帮扶对象增强脱贫意识,开辟脱贫渠道,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和脱贫本领,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寻甸县工商联会员企业依托企业和就业局对贫困户开展种养殖技术、中式面点等技能培训,先后培训4期共计300余人次,帮助贫困农户提高个人技能,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云南金柯制药有限公司捐资11.6万元为400余户贫困户发放板蓝根种子和提供技术指导,种植面积达2000亩;云南海潮集团听牧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对102户贫困户进行肉牛养殖帮扶和养殖技术指导;宜良县滇中粮贸公司积极引导联系村开展特色核桃种植,转变农民依靠种植玉米维生的传统生产理念。 脚踏实地落实项目生根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主要依托和根本措施,云南省工商联主打“产业帮扶”品牌,发挥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吸纳就业、智力帮扶、扶贫济困、产业发展等多种形式,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困难救助等方面进行帮助,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在结对帮扶祥云县小庄子村委会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建成1万多亩蔬菜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实现了土地流转助贫困户增收、转移就业助贫困户脱贫、产业带动助贫困户发展;云南哲林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入股分红等方式,多方多策促贫困户增收脱贫;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司+专业化小蚕共育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了贫困户精准扶贫和企业发展互动双赢。 宣威市工商联大胆探索“电商”扶贫模式,采用“互联网+订单”方式,在全市98个贫困村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站,直接带动800多户贫困户、2900余名群众参与订单农业项目的实施。 优势产业的扶持,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一个个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有效破解了贫困地区持续增收难题,实现了产业循环发展,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长远规划注重利益双赢 “不能只关注眼前利益,要注重长远利益。”云南工商联在扶贫行动中,组织工商联系统、商会、非公人士,构建与贫困群众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帮扶平台,充分利用民营企业资金活、管理优的特点,积极促成贫困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农产品变商品,既输血又通过资产收益等帮贫困户造血,内外增动力,千方百计助脱贫,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双赢模式和长效机制。 云茶产业是云南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 腾冲高黎贡山生态茶业公司结合公司优势,在腾冲新华、五合、芒棒等8个乡镇建设分厂,向农户收购鲜茶叶,在茶树种植过程中,公司还派专业人员手把手帮助和指导农户建设茶园,每年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帮助茶农掌握茶园种植管理技术,对产业发展好的乡镇,公司建立部分农民股份合作社、健全农民服务性组织,以土地入股、股份合作、保底分红、带领农民增收。整个产业每年分红13万元,带动的农户有3万多户、10多万人,公司带领当地贫困户一起奔向富裕路。 互助互爱给予帮扶救助 为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云南省工商联动员组织民营企业、非公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光彩事业。 寻甸县电力公司出资100多万元帮助六哨乡恩甲村进行农村电网改造;东山水泥厂资助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00吨水泥建盖房屋;昆明桃园家具城首届家具下乡活动向倘甸两区、寻甸县建档立卡户捐赠价值600万元的家具,实物捐赠和工程建设帮助当地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给群众的物质生活改善带来了实惠。 为了提高贫苦户的身体素质,助力健康云南的建设,云南省工商联组织医疗扶贫救助队伍,帮助贫困群众解除病痛,增强战胜疾病和困难的信心。 艾维投资集团派出旗下华山眼科医院医疗小分队赴拖布卡镇开展医疗扶贫;昆明医博肛肠医院到东川区拖布卡镇7个村、铜都镇9个村医疗扶贫;施甸县济康医院定期到帮扶村开展义诊活动,减免群众各项医疗费用近28万多元。 为了响应十九大报告中“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号召,云南省工商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2017年10月开展了“光彩文化扶贫孟连行”活动,提出了百名城乡妇女手牵手,互相支持,克服困难;百名城乡儿童手拉手,增进城乡儿童友谊;百名城乡老人手挽手,互相鼓励,乐观开心生活;百名城乡教师肩并肩,交流教学,提高教育水平;百名民营企业家和贫困学生心连心,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树立信心和感恩社会。在百名企业家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的现场,一个个民营企业家拉着贫困学生的手,仔细询问生活学习情况,叮嘱学生们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活动中,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云南世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督表示,“真扶贫,扶真贫,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道出了所有企业家的扶贫心语。 形成合力营造良好氛围 云南省工商联努力提高“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展示云南省脱贫攻坚成效,宣传成功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保山市工商联与当地媒体开设“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宣传专栏,加强了大家对当地产业的认识和了解,也使贫困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通过宣传了解投来的一笔笔订单,增加了企业和贫困户生产销售的信心。 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云南省涌现出了一批接地气、有代表、可复制的先进典型,民营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帮扶对象生产生活和当地种养植情况,努力在生态云南、医药云南、茶叶云南、健康云南等方面做文章,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村庄与企业的共赢。 通过努力,云南万兴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云县新云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瑞丽市户瓦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在2017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论坛上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云南哲林实业有限公司被评为2017年度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明星企业。 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不断高涨,截止2018年1月11日,共有2016个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了4005个项目,投入23.5286亿资金,受帮扶村2466个,受帮扶贫困人口649949人。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云南省工商联将结合当前云南民营企业较为弱小、发展较为艰难的现实情况,认真考虑如何引导政策性金融资源向参与脱贫攻坚的民营企业倾斜,为发展前景好、社会责任感强的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从而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脱贫攻坚实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