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3-04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刘永好委员: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 |
|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65 |
|
|
|
|
|
|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带来了《关于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的提案》。 刘永好表示,脱贫攻坚,重点在三农。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现代化农业发展起来。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阶段,越往后难度越大。现在亟需脱贫的对象,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这些地区的致贫原因很复杂,单单依靠传统输血式扶贫、单纯发展一两个增收的产业项目,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而是需要立体化、全方位的一整套帮扶方案或体系。 为此,刘永好建议:一是国家还有各级政府能够因地制宜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针对产业扶贫的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三农产业经验的龙头企业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去。产业扶贫企业把好的产业、资本、人才、科技等资源投入到贫困地区,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让贫困地区真正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兴旺。以新希望集团在四川仪陇的扶贫实践为例,通过生猪代养模式,贫困户用政府提供的贴息贷款入股养猪合作社,2017年人均分红3400多元,同时其还可在猪场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通过“企业投入+政府支持”,让贫困人口实现了“造血”式脱贫。 二是建议国家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举措,鼓励和引导以“扶智”为抓手,集合社会力量,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着力为贫困地区培育一批脱贫致富的本土“新生代”。首先,引导社会各界在扶贫中更多地关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和农技员的培养。在产业扶贫中引导相关企业依靠自身产业优势,帮助贫困地区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教育,培养新型现代农民和新型农场主。同时,通过这些新型农场主来带动、帮助更多的贫困人民,不但让贫困人口扶起来,更能走得远。 三是建议加强对扶贫优秀企业的宣传和表彰,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家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产业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比如,对通过产业扶贫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做出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表彰;由企业资助建设的学校、医院、道路等基础设施,可以给予企业冠名权,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提高其自觉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又如,国家及各地政府对企业扶贫工作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表彰,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并进行相关宣传,营造企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
|
|
|
|
|
|